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生猪供需亟待加强调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30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11

每公斤生猪收购价只有8元,一头出栏生猪要赔130元以上,养猪户叫苦连天。由2007年波峰时的每公斤16元,到现今和蔬菜一个价,对于养猪户来说,养猪竟然成了一种风险行业。虽然目前业内已经确认生猪供大于求是导致收购价格“跌跌不休”的主因,但是黑龙江省专家和业内人士称,现在全国“散户”与“大户”并重,调控供需难以达到有效平衡,才是导致生猪价格大涨大跌的罪魁祸首。

价格下跌,在意料之中

此轮生猪收购价格下跌,早在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料之中。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养猪研究室主任何鑫淼说,2009年我国全年生猪的存栏量在4.5亿头到4.7亿头之间徘徊,能繁母猪同生猪存栏量比值始终略高于10%,而正常比值为8%~10%。如果突破10%,那么仔猪供应量迅速增加,生猪规模随之扩大,猪肉供应供大于求,从经济角度说价格必然降低。而2009年我国生猪出口受国际金融危机及甲流的影响,出口量锐减,部分省份出口量减少30%左右,这也是导致生猪存栏量过高的原因。今年春节后市场需求量下降,消费市场减少,屠宰行业对生猪需求量减少,直接造成生猪价格一路回落。

散户抛售,卖贱不卖贵

猪价下跌在专家的意料之中,对于养猪户来说却是个意外。

回想起2007年生猪收购价高涨时,黑龙江哈尔滨市宾县的养殖户李广亮说:“那时国家实行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养猪利润很高,不少农民抱着赚钱的心理预期,懵懵懂懂地闯进了生猪养殖市场。”然而时隔1年多,生猪价格降了一半。按照以往的经验,不少养猪户猜测春节价格大涨,因而将“宝”一起押上。然而春节成了生猪价格的“滑铁卢”———“我在春节前卖了30多头,每公斤9.6元。过完年,一打听已经降了1.4元。”李广亮说,“养殖户卖贱不卖贵,一窝蜂似的把能出栏的猪都卖掉了。虽然大家也知道现在养猪可能赚钱,但是很多人坚持不到下一个出栏期了。”

“春季是疫情多发期,饲料价格又不断上涨,养殖信息不畅,多种因素导致散户对生猪价格判断不准,集中于春节前后将大量生猪销售。”何鑫淼道出了个中原因。猪价高,吸引更多人入市,供应量增多并导致生猪价格下跌;随着猪价下跌,散养户宰杀能繁母猪,甚至退出行业,导致供应减少,继而生猪价格回升,生猪供需平衡难以得到有效调控,行业始终处于显著的波动周期之中。

调控政策,须有提前量

虽然发改委已经发布消息说将于近日按照《防止猪价过度下跌调控预案》,为能繁母猪提供补贴,启动猪肉储备机制,但是有业内人士提醒说,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预案有待完善,要增强供求信息的服务和指导,调控政策一定要打出提前量。因为农产品的生长周期性特别明显,“把多变少”“把少变多”必须要经过半年,所以调控政策应该在猪价高的时候适当减少“利好政策”,在猪价低的时候增加“利好政策”。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