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紧紧抓住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引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26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39

湖北省鄂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为抓手,以生态畜牧业建设为重点,加强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通过项目建设、科技推广、节能减排等多项措施,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建设步伐。2009年,全市出栏生猪108.3万头,同比增长8.2%;出笼家禽1408万只,同比增长27.8%;肉类总产和禽蛋产量将分别达到10.98万吨和4.3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32%和12%;畜牧业实现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11.6%;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30%以上,农民人均畜牧业增收230元。

2007年~2009年,鄂州市连续3年被农业部评为生猪调出大市(县),被湖北省农业厅评为畜牧业标准化先进市(县)。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下,全市畜牧业投资总额达3.8亿元,建设标准化万头猪场6个、千头以上规模养猪场78个,改造千头以上养猪场63个。

2009年,投资2000万元、年产1万头优质种猪的华中农业大学试验猪场在鄂州市梁子湖区正式开工建设。它的建设标志着全市樊湖沿线10万头优质种猪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成为华中地区品种最优、良种密集度最高、发展潜力最大的优质种猪供应基地。

2009年,投资2000万元的东港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已开工建设,成为长港示范区内畜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试范窗口。

同时,2009年也给鄂州畜牧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2009年初,鄂州畜牧业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玉米价格全面上涨,饲料成本大幅增加,养殖户大面积亏损;肉类消费市场疲软;甲型H1N1流感肆意流行,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十分艰难……

面对种种困难和阻力,鄂州市畜牧兽医局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果断处理,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局。及时提出了以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为目标,以生态畜牧业建设为抓手,以长港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重点加强三大基地(樊湖沿线及燕杨线10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基地、四湖地区5000万只水禽养殖基地、长江沿线优质10万头(只)牛羊养殖基地)、四大工程(华中农业大学种猪场、乍洲2万头生态养猪场、峒山肉鸭屠宰加工厂、东港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建设,着力推广五大高效立体养殖模式(猪-沼-菜(果)种养模式、生猪“零排放”养殖模式、猪-沼-鱼(蚌)养殖模式、生猪150标准化养殖模式、鸭-鱼混养模式),六项关键技术(畜禽程序化免疫技术、子猪高温保育技术、环境控制技术、饲料配制技术、高效立体养殖模式综合配套养殖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突出强化七种能力(畜产品综合供给能力、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环境净化能力、优质种猪生产能力、畜产品市场预警能力、畜牧业生产组织协调能力)的工作思路,引领畜牧业走出泥潭,迎接灿烂的明天。

要发展,更要减排 2009年,鄂州市就将生态畜牧业作为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畜牧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大力提倡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和节能减排。一方面派业务骨干对全市畜牧业生产力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制定生态畜牧业建设规划。撰写了《运用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畜牧业》等多篇调查报告,对鄂州畜牧业进行分区建设。即:燕杨线建立40万头猪-沼-菜(果)立体养殖示范基地,樊湖线建立60万头猪-沼-鱼(蚌)立体养殖基地,四湖地区建立1000万只鸭-鱼配套养殖基地,沿江地区建立10万头洲滩-林牧配套种养基地。另一方面,利用国家惠农政策,加大对标准化生产和立体种养模式的补贴力度,对零排放猪舍、生猪150猪舍和高效立体种养模式进行扶持,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全市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壮大。2009年,全市150模式猪舍达824栋、“零排放”猪舍87栋,猪-沼-菜、猪-沼-鱼、鸭-鱼混养等配套种养面积达15万亩,高效立体养殖模式生猪饲养量达70万头、蛋鸭200万只、牛羊5万头,占全市畜禽饲养量的60%。生态畜牧业的建设,不仅综合效益提高了30%,而且污物排放量减少了70%,环境状况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要规模,更要项目 由“铺天盖地”向“顶天立地”转变是该鄂州畜牧业建设的一大特点。近年来,鄂州市根据“事业立局、项目兴局”的工作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一批大项目促进该市畜牧业提档升级。2009年,鄂州市畜牧兽医局成立了以局长杨定胜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专班,长年抓招商引资工作,并以目标责任制的形式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年终进行量化考核,对招商引资有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实行全员招商。为了达到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设计、高水平运作的目的,提高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鄂州市按照“三抓三放”的要求遴选项目,即抓大放小,抓两头、放中间,抓样板、放一般,重点上大项目、上种猪和畜产品加工项目、上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通过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工作,在完成省原种猪场、市大丰种猪场、市畜牧良种场生猪改造项目后,先后完成了华中农业大学试验种猪场、东港标准化养殖示范猪场、乍洲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等8个万头以上规模的猪场的项目建设任务,总投资达到1.3亿元。2009年6月,鄂州市同山东立海集团进行磋商,达成了总投资1.5亿元年屠宰加工3000万的肉鸭加工项目投资意向。

要示范,更要创新 打造高标准的现代畜牧业科技展示园,引导老百姓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养殖模式和管理试验,是提高全市畜牧业经济“软实力”的重要措施。针对老百姓对模式把握不准、技术理解不透、人员交流不广、辐射带动不大等情况,鄂州市畜牧局在全市建立了100个高效种养模式示范点的同时,拿出两项硬措施,为农民提供发展平台。一是同大丰养猪场一起在东港村建立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园区。该示范基地将建设150模式猪舍、“零排放”猪舍38栋和大型沼气,实行联户供气,连片开发耕地(鱼池)1000亩,形成猪-沼-鱼(蚌)、猪-沼-菜(果)立体种养模式。该园区按照“四个一”的标准进行建设,即一个标准化示范园、一间培训教室、一套电教设备、一组技术培训专家。做到边展示、边培训、边交流、边合作。二是高标准建设畜禽养殖合作社。针对“小规模、大群体”的实际,鄂州市畜牧兽医局拿出专人负责中介组织的培育工作,从建章立制、技术培训、信息沟通、公共服务等方面扶持协会发展。先后建立合作社13个,大大提高了农民对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的认识,促进全市畜牧科技竞争力的提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