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中小兽药企业发展战略
1、制约中小兽药企业发展的瓶颈
⑴基础差、产品层次低、研发能力弱
我国兽药企业特别是中小兽药企业,在企业起步时基本上都是依靠自身筹措的资金,很少有能获得国家资金的支持。在起步时靠的悠闲地资金进行生产,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在了生产和销售上,但仍显得捉襟见肘,有心做事无钱经营是真实的写照。
多数兽药企业在起步时几乎没有自己独创的东西尤其是在产品方面,其生产产品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有些创业者是原企业的管理或研发人员,在掌握原企业的产品组方的基础上改头换面以所谓的新产品出现;另一种是市场上流行什么产品好就宣传自己的产品含有什么成分,基本上是挂羊头卖狗肉,名不副实。
通过对76家中小兽药企业的调研发现,有55.3%的企业本没就没有研发部,其企业所有产品的组方都出自于企业老板之手。有15.8%的企业有研发部,但研发部只有一人其主要工作是做小样、报批号并写产品说明书。有21%的企业研发和质检是合二为一的,其主要功能是从事一些化验、技术手册编写等非研发功能,只有9%的企业在从事研发,而其研发主要是停留在现有产品组方如何改进上,其次功能才是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这说明在中小兽药企业中几乎不存在真正的研发。
⑵制度差、管理水平低
制度不完善甚至跟妹妹有像样的管理制度,这是大部分中小兽药企业管理现状,甚至即使有制度也没有人去执行。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误区是由于没有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完善,要么人们不遵守制度、要么人们不知道制度,更让人难以捉摸的是老板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制度。由于老板的思维一直在变,所以企业的制度也是一直在变,既没有稳定性也没有连续性,让人摸不着头脑。
⑶人才匮乏、发展难
中小兽药企业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很难招到真正的高端人才,整个行业尚且如此,横也中得管理者大都是在企业销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者,事实上是一个好的销售员而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大部分中小兽药企业在人才使用上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一是重近亲繁殖,轻市场配置。调查发现兽药中小企业员工的来源主要是四条途径:一是熟人圈子中的朋友、地域关系中的老乡、读书圈子中的同学还有就是自家关系中的亲戚,特别是企业管理层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这与企业起步时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吸引人才有关,也与企业管理者本人的思想有关。二是重薪金保障、轻福利保障。企业给员工的所有待遇基本上就是薪水和少的可怜的奖金(销售人员有佣金),根据对65家兽药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只有4家企业有三险,占调查数的6.15%,有7家企业只有养老保险占10.76%,而其它54家企业根本没有三险中的任何一险。调查中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有保障的实行双休。三是重使用、轻培养。不少企业表示希望招聘“拿过来就能用的人才”,对员工进行培养培训既耽误时间又花费金钱,还有些人一旦培养好了则就跳槽。但是对员工来说,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是保证能跟上企业发展步伐的前提。四是重压力轻动力。调查发现兽药中小企业中员工的压力都较大,特别是与企业销售有关的员工营销员和技术员,这压力一是来自于企业,另一是来自客户或市场,企业每月只是简单的给员工分配任务,完不成任务在经济方面有一定的惩罚,但企业很难真正的教会员工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激励方面除了超额完成任务有一定奖金外,其余如度假、旅游、认可,真正能够调动员工学习热情的培训则少之又少。
由于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在创新方面步履艰难,要么想法少,要么有想法却没有让你来做,企业只好在模仿和经验的圈子中止步不前。
⑷缺乏资金,投入创新资金少
中小兽药企业除了人力资源匮乏外,其资金缺乏也是普遍现象。兽药行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国家资金支持微乎其微,基本上是以自筹为主。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筹集资金方面更是难上加难。企业在创业初期很难获得外部资金,别人不相信你有发展能力,不会把钱给你,只能靠自己起家.但现实情况是,当企业有了一定规模,并能看到发展后劲,企业仍然融资难,这和我国的经济大环境有关,这也和企业自身缺陷有关。根据了解,有些企业财务状况反映不真实,财务制度不健全,帐表数据缺乏可信度,致使贷前调查难决策。有许多兽药中小企业并无土地房屋产权证,基本上是和用土地厂房,并无固定资产可抵押。这样银行也不愿贷款给企业。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兽药中小企业几乎完全是靠一点一点的资金积累而缓慢起步,有限的资金仅能维持企业的正常生存,因而在创新方面投入资金很少,甚至没有,这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010中国兽药市场发展报告》将于2010年元月出版发行,招商、订购热线:0371-6096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