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甲流疫苗产能限于\"疫苗鸡蛋\"产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2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36

目前,我国的甲流疫苗生产规模居全球之首,但相比旺盛的需求,产量还不够。上海基因免疫与疫苗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教授熊思东表示,限制产量提高的主要“门槛”是“疫苗鸡蛋”数量不足。

所谓“疫苗鸡蛋”,就是用于培育疫苗的鸡蛋,鸡蛋在孵化后13天会生成鸡胚,甲流疫苗就是从鸡胚中获取的。流感病毒最适应的繁殖环境,就是孵化中的鸡胚。当鸡胚被运到生产疫苗的企业后,工作人员就在鸡胚上注入病毒。一个鸡胚等于一个母体,病毒被注射到鸡胚上后,凭借丰富的营养会迅速繁殖。经过一个周期,充满病毒的鸡胚将被送到全自动鸡胚收获机上,提取病毒液。这些病毒液被灭活之后,滋生的病毒会失去感染能力,但同时,它们仍保留着病毒的抗原性。在病毒“改邪归正”后,再经过纯化、裂解等过程,疫苗就基本形成了。这些疫苗液被送入分装车间,装进透明的小瓶,一支支甲流疫苗就此生产出来。从将病毒注射入鸡胚,到生产出疫苗,需要45天时间。

“在这些环节中,疫苗生产线比较‘柔性’,可以迅速扩大。”熊思东说,“合格鸡胚则比较‘刚性’,因为生产甲流疫苗的鸡蛋和普通鸡蛋完全不一样。”据介绍,这种鸡蛋是专门为疫苗生产的,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产这种蛋的是特定的鸡,要食用特定的饲料,在严格规范的环境内饲养、收集、存储,保证完全无菌、干净。这种鸡蛋必须是由出生28周至38周的母鸡所生,母鸡必须没有接种过疫苗、没有使用过抗生素,就连吃的饲料也是纯天然的。目前生产鸡胚的养殖企业产能有限,疫苗“原料”供应紧张。

在熊思东看来,当前还是要尽快提高鸡胚养殖企业的产能,并加快生产周期。“以前,为了生产季节性疫苗,这些企业一年只提供两次鸡胚,现在周期要加快,估计一年要提供四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