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驱车行走在辉县大地上,你可以随处见到一排排、一栋栋白墙碧瓦的宽阔牛舍,一个个布局合理、建设科学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场。短短3年时间,该市建成了11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养殖小区新进奶牛3820头,全市奶牛存栏5500头,是2006年的3倍多。这只是该市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辉县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发展,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调整畜牧产业结构,按照稳定猪鸡、大力发展草食家畜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成效斐然。该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市)、河南省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市)之一、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新乡市奶业发展先进县(市)。2008年,该市生猪存栏80.61万头,蛋鸡存栏829.47万只,肉类总产7.5万吨,各类养殖场7922家,畜牧业产值达16.7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04%,农民人均牧业收入2087.5元,现代畜牧业发展初现魅力。
为促进畜牧业又快又好发展,近年来,辉县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经验收合格,由市财政给予5万元的资金补贴;对新发展奶牛、肉牛、肉驴等大家畜的养殖场户给予购畜贷款贴息两年的优惠;对获得“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的单位给予10万元奖励等。
辉县市开展了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狠抓标准化生产。目前,该市获得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养殖企业有60家,预计年底获证企业总数将突破100家,位居全省县市级前列。该市在稳定猪鸡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奶牛,按照“扩张数量、提高质量、讲究科学、提高效益”的十六字方针,一次性规划设计建设了18个标准化奶牛、肉牛养殖小区,最大设计规模为奶牛存栏1000头。近年来,该市山丘区农民利用荒山、荒坡发展草鸡养殖,目前全市草鸡养殖总量达10万多只。
据介绍,辉县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总投资3.8亿元、年产值为30亿元的江苏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冷鲜肉加工项目成功落户该市,并于7月30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对辉县市畜牧业发展、畜产品档次提升以及地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