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与发展战略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03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201

荣昌县是我国三大地方猪种“荣昌猪”的发源地和土产区,是四川白鹅品种资源保护区,是全国畜牧兽医科技示范县和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2005年成功培育出重庆市第一个新品种“渝西乌鸡”;2007年成功选育出我国畜牧法颁布实施以来第一个国家审定品种???“渝荣I号猪配套系”,该品种被列为2008年农业部主推品种,成果获2008年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荣昌县的畜牧历史积淀

荣昌县自清朝以来就是荣昌猪的主产区。抗战期间,中央畜牧实验所和中央动物血清厂就设在荣昌县,中国畜牧界的泰斗许振英先生及国内外一些著名专家教授也在荣昌县工作学习过。1938年,建立“四川省立建华农业职业学校”(后改为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现西南大学荣昌校区)。1951年,建立“川东种畜场”(现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荣昌县的畜牧科教基础

荣昌县是农业部和重庆市倾力打造的“中国畜牧科技城”所在地,聘请了6位院士为畜牧科技城顾问,有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科研体系。

荣昌县的畜牧产业链条

养殖方面。常年存栏母猪15万头以上,年外销子猪200万头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子猪生产基地,是全市最大的良种猪生产供应基地,是重庆市主要的肉猪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重庆市最大的禽苗孵化基地。畜牧业总收入达到30亿元。

饲料兽yao生产投入品生产方面。现有通过GMP认证的企业11家,入驻饲料生产企业60家,有世界500强普瑞纳公司,有新希望、铁骑力士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年生产能力超过200万吨。饲料兽yao年产值20亿元以上。

畜产品加工方面。县内拥有渝兴、怀乡、荣盛达等猪肉产品加工企业,有投资3亿元的江苏雨润集团,年屠宰加工能力达200万头商品肉猪和100万头乳猪,畜产品加工年产值将达30亿元以上。

市场流通方面。国家发改委与地方联合投资1.5亿元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信息最灵的饲料兽yao畜产品批发市场,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国内外700多家企业入市交易,年交易额15亿元。

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

因为荣昌县有这样的畜牧业基础,所以连续几届ZF都将其作为主要品牌打造,通过建立“中国畜牧科技城”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定期举办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2009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的建设。

指导思想

以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为主线,以推进标准化规模生产、健全服务监管体系、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立现代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促进生产方式和经糾i龀し绞阶洌銮啃蟛肥谐【赫ΓU鲜谐」└嵘竽烈敌б妫ǔ梢陨砦鞯淖试唇谠夹停肪秤押眯拖执竽烈凳痉肚夜┣执竽烈到ㄉ杼剿鞯缆罚劬椤?BR> 基本原则

用可持续发展观念引领核心区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核心区畜牧业,用机制与体制创新提升核心区畜牧业,用产业关联度思路延伸核心区畜牧业,用城乡一体化理念联动核心区畜牧业,用“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拓展核心区畜牧业。

发展目标

实现“1135”目标。即建设一批基地,建立一大中心,打造三大高地,破解五大难题。

建设一批基地。重点建设良种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产品加工、饲料兽yao生产、饲草产业开发等一批示范基地。

建立一大中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牧业信息为依托,以现代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服务为手段,建成全国畜产品信息物流中心。

打造三大高地。一是打造畜禽良种供种高地,二是打造畜牧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三是打造全国畜产品质量安全高地。

破解五大难题。一是探索“产业稳定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模式,破解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落后的难题。二是探索“良种研发推广、疫病有效防控、产品质量监管”的质量控制模式,破解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的难题。三是探索“养殖户、专业合作社、公司企业”的共生共赢模式,破解各环节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难题。四是探索“保险、担保、贷款”的联动金融模式,破解畜牧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难题。五是探索“会展、期货、物流”的通道交易模式,破解畜产品商品化率低和市场波动大的难题。

建设重点

一是健全以生猪为主的良种繁育体系。主要探索和示范畜禽“引、繁、推”良种繁育建设模式,不断培育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生产性能好、肉质优良、抗逆性强的畜禽新品种(系),把示范区建设成为良种推广体系的示范基地和畜禽良种供种高地。

二是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根据区域资源特征、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布局养殖基地、饲草饲料和兽yao生产基地,推广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探索农区畜禽适宜养殖规模、环境污染有效控制的有效途径。

三是完善动物防疫及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与技术体系,有效改善和提高重庆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最终建成全国畜产品质量安全高地。

四是建立畜产品信息及加工流通体系。提高示范区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形成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建成全国畜产品信息物流中心。

五是构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一方面为示范区提供产品、技术、标准、工艺等科技支撑;另一方面为示范区乃至全国输送合格的研究型、管理型、技术型、经营型及服务型等一批畜牧生产一线的实用人才。

六是探索融资担保保险等政策支持体系。破解畜牧业发展融资贷款难、风险大、养殖环节利益不稳定的难题,为全国畜牧业发展积累经验。

建设步骤

建设示范阶段(2008年~2012年)。启动并全面开展示范区建设。开展新标准、新工艺、新模式的组装配套与试验,重点开展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基地、动物防疫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信息物流及加工体系、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体系、融资及保险等政策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带动辐射阶段(2013年~2017年)。全面实现示范区建设目标,熟化、固化各项建设成果,区域内畜牧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达到西部领先、全国先进水平,为全国农区提供可推广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与经验。

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进展

组建了工作机构

重庆市ZF成立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任组长,荣昌县委、县ZF、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和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组成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研究、决策、指导、协调荣昌核心区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荣昌核心区的日常建设管理工作。

编制了建设规划

及时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同时,还启动了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6个专业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重庆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方案》,并对《生猪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评审和修改完善。

启动了一批项目

启动了3个全国一流的生猪原种场、重庆市畜牧职业学院、中国(荣昌)畜牧产品交易市场、雨润食品加工等核心区项目建设工作,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争取了金融机构支持

与农行重庆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授信荣昌县20亿元,重点支持饲料兽yao生产、畜产品加工、畜产品批发市场及畜牧业科学研究等主导和骨干项目。

建设了一批基地

围绕现有产业基础,狠抓肉牛、奶牛、肉兔等草食牲畜和樱桃谷鸭、蛋鸡、水禽等养殖业发展,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高、形象较好的畜禽养殖基地。建成“生物发酵床零排放”养殖示范小区2个、标准化养猪场13个。

开展了全方位合作

与全国38所畜牧科研院所、九三学社重庆市委、重庆农垦集团、四川新希望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了共同推进核心区建设的共识,初步建立了“ZF、高校、科研单位、企业、金融机构、民主党派”合作共建机制,基本形成了“ZF主导、科教支撑、金融支持、党派合作、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建设模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