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成功改革后,汉阳镇畜牧兽医站坚持一手抓生产发展,一手抓规范化管理,职工爱岗敬业、以站为家,风正心齐事业兴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 消除后顾之忧,激发工作热情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该站遭遇重大损失,办公业务用房严重受损,设施设备损毁严重,严重影响正常办公秩序。改革后,该站人员调整变动较大,办公缺阵地,住无所居、吃饭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困扰着全站干部职工。为理顺办公秩序,使干部职工安居乐业,该站及时向县局请示,在资金极为紧缺的情况下,筹集资金 3 万多元,对办公业务用房进行了处漏和简单维修,腾出房屋 5间,让 5位无住房的职工居住。成立了伙食团,解决了职工天天进饭馆,生活开支大的问题。由此搭建起了同事之间相互交流、增加感情的平台,既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使“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治站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 狠抓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前,基层站职工工资不落实、工作开展无经费、社会保障机制未健全,导致职工工作无干劲,服从意识差、时效观念不强,自由散漫、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尤为突出,拖沓之风较为盛行。改革后,职工工资、保险得到妥善解决,不再为穿衣吃饭、生疮害病而发愁了,如何改变职工长期以来形成的散漫拖沓之风,增强其服从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规范工作行为,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行业形象,推进产业发展,成为该站负责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该站从加强队伍规范化教育、管理着手,定期组织职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精神,着力提高职工的学法用法意识、遵章守纪意识,提高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指导工作能力。
三、落实岗位职责,强化督查督办
一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目标管理。年初,该站根据职能、职责及职工所长,确定了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岗位,打桩定位,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同时,将县局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头,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头上有指标”,严格考核,绩效挂钩,逗硬奖惩,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强化督查督办,跟踪问效。各项工作坚持做到定了就干,说了就算,决不把工作停留在安排布置上。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该站实行了限时办结制,走访、回访制,每项重要工作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完成后都要组织检查验收,进行效果评价,对工作中存在的漂浮之风、失职缺位现象及时指出,责令整改,逐步形成了“依法行政,服务热情,讲求实效”的工作氛围。
四、严格内部管理,提升行业形象
一是加强效能建设。落实首问责任制,严格实行告诫制度。对前来办事、咨询的群众,热情认真对待,能当场解决或答复的问题绝不拖延,不能当场解决或答复的问题告知其原因,约定答复时间,使每一来站办事的群众满意而归。对耍态度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对工作热情,服务态度好的职工予以褒奖。
二是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对各项开支严格把关,做到先请示后开支,专人办理,一只笔审批,按月及时报账;始终坚持量入为出的理财观念,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三是严格实行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和轮流值班制度。除下乡指导工作和外出公差外,其余职工一律实行上下班签到考勤;事假、病假按照权限审批;站办公室坚持做到随时有专人值班,节假日也不例外,负责上传下达和方便群众办事;报检点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经营者随到随报检,随到随检疫,严格做到了不漏一车,不漏一畜。
四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将防疫、检疫、监督执法内容、程序、执法人员的职责等公开上墙,公布了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杜绝“三乱”行为,消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发生。
五是规范资料收集、整理,完善信息库。对辖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良种母猪饲养情况等生产统计报表资料、检疫、防疫、疫苗保管等档案资料实行了微机和纸质版双重动态管理,种类齐全,账表一致,表实相符,做到家底清、情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