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我国乳业整体状况明显好转并正快速恢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24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47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9日下午称,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国内乳品行业整体状况明显好转,已开始走出“三鹿奶粉事件”的阴霾,进入快速恢复阶段。

在此间召开的“2009世界牛奶日·全国乳品营养周牛奶捐赠仪式暨乳制品质量安全报告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张莉表示,随着各项奶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半年多来,国内奶业生产和经营逐步恢复,市场信心逐渐增强,企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据统计,目前我国奶制品市场消费量已由2008年10月的50%恢复到70%,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地乳品企业开工率已由去年10月的不足50%恢复到目前的80%以上。随着整改到位,山东、河南等省份停产整顿的企业已全部恢复生产。

通过全面开展质量安全教育活动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设,国内乳制品质量也明显提高。2008年9月20日至今年4月22日,国家质检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对奶粉、液态奶分别组织了52次、59次三聚氰胺跟踪监测,累计检测了45805个批次的乳粉、液态奶产品。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产品均符合三聚氰胺临时限量值的规定。张莉说,“目前国产乳制品的质量是好的、安全的,可以放心饮用。”

随着我国加快乳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各地还淘汰了一批奶源没有保障、产品档次偏低和生产技术落后的加工企业,一批实力较强的知名企业通过市场整顿,竞争力得到加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张莉同时指出,还要清醒地看到,个别企业还存在自查自纠不彻底、违法违规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用添加剂的现象。此外,国内相对落后奶牛养殖方式与先进乳制品加工水平、奶牛饲养成本不断上升与奶价持续偏低等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国产乳制品销售不畅、奶粉库存积压、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和进口奶粉冲击国内市场等问题仍威胁着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实现奶业健康有序发展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后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行业规范管理,督促乳制品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接受社会监督,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同时,指导地方工业部门和行业协会在乳制品行业全面推行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2009世界牛奶日·全国乳品营养周牛奶捐赠仪式暨乳制品质量安全报告会”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主办。会上,伊利、蒙牛、三元和君乐宝等4家国产品牌乳制品企业还向北京市属社会福利院捐赠了5000箱牛奶。

据悉,为了健康国民体质、普及牛奶营养知识、扩大乳品消费市场,推动中国乳制品工业的发展,1998年,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提议、国家轻工业局批准,将每年的6月6日至10日定为“全国乳品营养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