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县改扩建养猪圈舍1.5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这是记者近日从高县畜牧局了解到的一组数据。
面对当前生猪市场低迷的现状,该县生猪养殖户 “反其道而行之”,纷纷投资改扩建养猪圈舍。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加大投入,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呢?
猪价跌 趁机扩圈换种
生猪价格现在持续走低,育肥猪单价从每斤9元直线下降到目前的每斤4元左右。大多数生猪养殖户们坦言,现在养猪已经赚不到钱了。然而,近日,记者在高县庆符镇水鸭村看到,生猪养殖户纷纷 “大兴土木”,120户改扩建生猪养殖圈舍1万多平方米。在生猪价格一路下跌的背景下,这些生猪养殖户的信心究竟来自哪里?
该村有多年养猪经验的养殖户邓国银介绍,自家新建的猪舍面积达300余平方米,加上以前猪舍,可存栏母猪30余头,年出栏育肥猪可达300头。“猪价涨不能跟风建圈,猪价跌正好抓住机会扩圈,调整母猪种群。”邓国银的认识来源于2006年的一次养猪经历。“2006年上半年,育肥猪价格跌到了每斤2.8元,养猪已经无利可图,大多数养猪户都缩小了养猪规模,有的甚至放弃了养猪。”邓国银判断猪价可能会在年底触底反弹,新建了一个100余平方米的猪舍,补栏仔猪。“补栏的仔猪当年春节期间销售时,单价涨到了每斤7元左右,每头猪纯赚了200多元。”邓国银形象地把养猪比喻为炒股,只有买低不买高,才可能赚取更高的利润。
“目前生猪价格已跌到低谷了,估计到明年6月份能恢复到每斤6元的价格,并逐步走高。现在扩建的猪舍,逐步补栏优质小母猪,饲养到明年1月份就可产仔猪,再将仔猪饲养6个月,到7月份出栏时,刚好赶上生猪价格回升期,赚钱十拿九稳!”邓国银对扩大养殖规模充满信心。
扩规模 有政策保障
在文江镇群益养猪场,设备公司的工人们正在为刚建起的猪舍安装养猪设备和配套器具。业主何均芬说,这次她投资160万元,新建起4幢600余平方米的猪舍,可增养母猪250头,年产仔猪5000头,除去作为母猪出售外全部喂成肥猪,年收益可达40万元。她还准备建二期工程,完成后,整个养殖小区面积将达8000平方米以上。
何均芬养猪的信心来源于国家政策。她介绍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国家将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上涨和过度下滑的预案,当日《宜宾日报》报道我市将启动5万头活猪储备,这些预案将有效保护生猪养殖户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失。
该县畜牧局副局长黄光培说,虽然目前生猪市场价格已在底部,但畜牧部门积极引导养殖业主正确对待市场行情,为他们提供政策信息,并帮助他们搞好生猪防疫,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户的损失;投入项目资金800多万元,扶持养殖户抓住机会扩大规模、更新设备、调整猪种,让他们充满信心继续发展生猪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