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以勤补“拙” 应对低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3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64

改换行当,专业养猪

赵小华的养猪场建在鹿山街道小砩村村南,两排整齐的平房。养猪场四周是浓密的竹林,前面是清澈的澄潭江。我们过去采访的时候,赵小华正好去邻近饭店拉泔水,他的妻子赵亚飞则正在打扫猪舍卫生。

“我每天都要清理两次。”赵亚飞边打扫边跟记者聊。正说话间,赵小华开着电瓶三轮车满头大汗地回来了,车上装着五六只泔水桶。

赵小华说,泔水都是从附近的学校、工厂和饭店买来的。每天早晨5点钟,赵小华就准时出发,一路收过去,回到猪场也就9点钟光景。回来后,赵小华就忙着去地里割草。

赵小华原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种田种地种蔬菜,一天到晚侍弄着“一亩三分地”。后来,跟村里一位师傅学了泥水匠的手艺,当起了建筑工人,再后来,还办过什么厂,可是,时间都不长,赵小华找不到自己创业的路子。

1998年,他听说养猪能赚钱,就和小舅子合资10多万元,建起了养猪场,养了500来头猪。

第一年首战告捷,几百头猪脱手后,赵小华和小舅子就拿回了本钱。此后,赵小华走上了专业养猪的道路。

赵小华养猪,是传统养猪与科学养猪相结合。十多年来,他们一边给猪吃玉米粉、麦麸和高粱等猪饲料,一边给猪喂泔水、青草等土饲稀K?说,这样养起来的猪健康,肉质厚实,所以他们的猪很受客户青睐??/p>

后来,小舅子另立门户,偌大的养猪场只靠赵小华夫妇支撑。两人买泔水,割猪草,清理猪舍,常常忙得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

肉价低了,以勤补“拙”

“猪是很有感情的,只要我们两人一进去,那些猪就摇头摆尾地直乐。”赵小华对猪也特别亲,夏天的时候,除了清理猪舍,给猪洗澡外,他还在猪舍里四处点上蚊香。他说,不能让蚊子叮咬,猪又没有双手,如果蚊子咬它,它就只能毫无办法地忍受欺侮了。

今年,肉价下跌,猪饲料上涨,很多养猪户都不养猪了。可是,赵小华舍不得放下这一行当,尽管已经没有利润,或者说还有可能要亏本,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着。

勤能补拙。为了不让自己亏本,赵小华夫妇只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今年以来,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割草上,多喂一些猪草,就能省下一些猪饲料,节约一些养猪成本。赵小华开玩笑地说,非常时期,养猪也要创新,要适当加点传统的佐料。

赵小华今年57岁,身体很硬朗。他说,如果体力允许,他还想再养10年。他说,你不知道吧,猪“笑”起来的样子有多乐。

我们跟赵小华走进猪舍的时候,那些猪果然争先恐后地站起来,献媚似的呜呜叫,有的还用耳朵蹭赵小华的手掌。

“就凭养猪的这个乐趣,我也舍不得放弃它们。”赵小华说,即使肉价再低,他也一样养猪。两口子手头忙碌些,多割点猪草,多流点汗,挺挺就过去了。

当然,赵小华也期待肉价能上涨,再次迎来创业的丰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