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猪肉价格趋稳和中央储备计划有着密切关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08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82

据了解,在中央储备肉背后有着四个 “管家”:国资委、中国华孚集团旗下的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和中国食品集团公司、农发行。其中,中国食品集团公司承担中央储备肉的主要储存任务。在商务部公布的《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场名单》中,有335个中央储备肉活畜储备基地场,其中仅中国食品集团旗下就有88家。姚坚还表示,在猪肉收储方面,我国有政府收储和商业收储两条渠道,收储市场上的猪肉制品,维持市场价格稳定。同时也在加快中央储备肉冷库建设。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市场机制的完善。相信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下,猪肉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他指出,如果和去年上半年的高点比,猪肉价格的适度回落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猪肉价格的向好趋势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中央储备对于巨大的市场,也只是杯水车薪。业内人士表示,把国家冷库全放满猪肉的话,也就是60万吨,而这还是一个不可能的最大数值。单靠国家收储,无法扭转目前的局面。中国的猪肉量一年是5000多万吨,现在是猪肉供应的高峰期,一个月就有近500 万吨猪肉供应市场。一般而言,只有储备肉占到产量的20%时,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面对巨大的收购压力,社会的收储能力,即商业收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首先,商业收储最重要的是资金支撑,按照四川方面的计划,主要是扩大农发行贷款支持的数量,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但肉储备属于商业性储备,与传统的政策性储备有较大区别。因此在信贷准入等方面要始终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为控制信贷风险,地方储备肉原则上不发放信用贷款且贷款期限不超过半年,待本期贷款结零后才可继续发放。第二,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现在还是摸不着头脑。参加了几次相关会议,具体怎么弄,怎么收购和操作,还没有明确的方案。第三,收储计划显然有着一定的风险,经济效益毕竟是企业追逐的焦点,对于“命运多舛”的猪肉市场,不稳定和不成熟的市场机制也成为了企业收储的的担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