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济源市积极应对猪价下跌稳定生猪生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05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36

一、市场下滑,养殖亏损

进入2009年以来,猪价持续下跌,活猪、仔猪、猪肉分别从年初的13.6元/公斤、25元/公斤、20元/公斤降至目前的9.4元/公斤、19元/公斤、16元/公斤,降幅分别为30.9%、24%、20%,猪价已经进入新一轮周期性波动的低谷,短时期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猪价不断下跌,粮食饲料价格仍在高位运行,猪粮比由年初的9.44:1跌至目前的6.71:1,已经跌破河南地区7:1的盈亏平衡点。加上猪病频频,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率居高等等导致养殖效益下降,很多养猪企业陷入困境,多数养殖户在亏损运作。据分析,目前我市养猪的生产成本在9.8元/公斤左右,卖出一头猪要亏损40左元右。个别养猪户已经开始压缩规模,以减少损失。

二、猪价跳水,事出有因

猪价跳水是产业阶段调整的结果。从生猪市场周期性运行过程看,经历过2005年—2006年低谷期, 至2007年8月 -2008年8月达到高峰期,特别是2008年春节前后,猪价达到历史最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在优惠政策和市场高利润的强势拉动下,其他行业开始涉足养猪业,万头猪场、十万头猪场等大型养猪场应运而生,生产能力大幅增加,迅速造成了产能的相对过剩,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就我市而言, 2008年能繁母猪补贴情况看,母猪存栏是86409头,同比增长48.2%,引起生猪存栏量迅速增加。

猪价跳水是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金融危机使得一些沿海地区外贸出口企业停工停业较多,农民工返乡,外调需求下降,而产区的消化能力有限,需求相对减少。

猪价跳水是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的结果。“瘦肉精”事件和突发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使得养猪业的困境完全暴露于媒体的聚光灯下,加剧了猪价跳水的速度。除以上原因以外,还有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猪肉替代品的增多等因素,都是猪价下跌的根源。

三、积极应对,稳定生产

为了缓解猪价下跌给养猪业造成的压力,我市积极行动,主要采取五项措施进行应对:

一是引导生猪产业由量向量和质双向发展转变。2008年我市在对新建规模养猪场区政策奖补上突出养殖规模,以及有粪污处理、无害化处理等设施,或采用生物环保技术的养猪场。2009年我市对于新建的规模养猪场的奖补提高了标准:规模由平原1000头(山区500头)的标准全部提到2000头以上;补贴标准上,规定年出栏在2000头-5000头、5000头-10000头的养猪场,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两个档次的奖补,建设标准越高,享受本档次的奖补资金越多。对原有养猪场改造成标准化规模养猪场的,按相应规模给予30%的奖补。养殖方式上, 重抓生物环保养猪技术利用和“畜—沼—菜(果)”循环种养模式的推广利用。目前全市共申报24个新建养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的13个规模养猪场,有5个大规模养猪场采用生物环保养猪法,其他新建猪场必须有与规模相匹配的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处理等设施;有8家养殖场申报了无公害认定材料,正在进行无公害生产改造。

二是服务好龙头,解决养猪业可能遇到的难题。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成立了企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将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纳梳理,建立总帐,交办有关部门、镇办,限期办结。目前已帮助龙头企业协调解决用地、购种、选址、资金等10多个具体问题,保证龙头企业生产服务正常运行。引进的全国500强企业双汇集团,投资2.2亿元,建设年屠宰150万头生猪、3.3万吨低温肉制品加工项目,今年7月底建成投产,可以就地解决生猪销售问题。市政府已与双汇签订了每年补助检验费合同。双汇集团在我市建设的5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为我市引进了处理养猪业污染的沼气发电等新技术。

三是加强培训,指导养猪户渡过难关。组织科技人员、执法人员、基层防检疫人员外出进修、参观、培训,增强基层人员技术服务能力;制作了《2009年畜牧业政策解读》、《生物环保养猪技术讲座》等专题片,面向广大农村农民广泛宣传培训实用技术;依托中国农大、河南农大等高等院校,聘请10余名知名教授,举办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30余场,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帮助养殖户向细节管理、科学管理要效益,减少养殖成本,做好规避市场风险技术指导。

四是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减少养殖成本。针对一些养猪户随意引种,出现品种退化,导致养殖成本高,养猪效益低的情况,市畜牧局加大了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力度。在引种过程中,市畜牧局组织畜牧专家,奔赴全国各大无疫区种猪场,经过货比三家,在武汉、天津等国家指定种猪场,为种猪供精站挑选了新品系优良种公猪。在推广过程中,建立了市、站、户三级技术推广网络,今年新建成了4个高标准生猪供精站点,科学设立35个猪人工授精服务网点,方便服务群众。各生猪人工授精站点对辖区内养殖户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养殖户再把遇到的难题反馈到市,由专家共同研究,帮助解决。在管理过程中,不定期下乡抽查各站点档案、记录等规范管理情况,对于不合要求的限期整改,直到达标;站点从业人员须持从业资格证上岗,并定期接受新技术培训班;开展种猪健康体检,利用媒体对外公布体检结果,并记录在案。在落实补贴政策过程中,实行各种公猪供精站点月报制,每个供精站每月上报配种记录,市畜牧局根据各站点每月报的记录,不定期下乡抽查,发现虚报瞒报的,按抽查虚报的百分比扣除所得补贴,让补贴政策实实在在惠及养猪户。目前,全市实施生猪人工授精的能繁母猪已达到3.5万余头,为养殖户节约成本175万元。

五是建立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降低疫病风险。市政府拨出专款建设4个动物卫生监督站、2个动物公路检查站,加强动物检疫,防止外来疫病侵入;在4个养殖集中的镇新建4个动物疫病化验室,提高防病治病能力;2007年至2008年在全省范围内招聘18名本科以上毕业生充实到市级防检技术服务队伍中,2009年又决定招聘50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充实防检疫队伍;在全市范围内招聘了素质较高的110多名基层防疫员负责各镇防疫或产地检疫,防检结合,以检促防,保护发展。开展了春季动物防疫“飓风行动”,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包镇督导、畜牧技术人员包场指导,包镇领导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了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促进了养猪业持续平稳发展。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