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对涟源市生猪养殖现状的调查及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04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93

近年来,在涟源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涟源市生猪生产有了较快发展。2008年全市出栏生猪112.957万头,存栏64.96万头,成为全省能够自给有余的县级市,市场肉价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并被上级列入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县市、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市。到2008年底,该市畜牧业产值达到19.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2%,其中养猪产值达到14.5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75%;全市共建成养殖小区226处,其中存栏500头以上的53处,5000头以上的10处;全市生猪饲养量达到175万头,其中年出栏育肥猪113万头;全市生猪存养中二元、三元杂交猪达到98%,瘦肉率由原来本地猪的38%提高到54%,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养猪在涟源市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

从涟源市生猪养殖的现状来看,在该市建立省级生猪活体储备制度,增强应急救灾能力,加快养殖基地的建设,促进生猪养殖业提档升级,保证肉类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一、在该市建立省级生猪活体储备制度的好处。

(一)通过在该市建立省级生猪活体储备制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能培育和发展该市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具有出口创汇能力的大型生猪养殖基地,促进该市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

(二)通过在该市建立省级生猪活体储备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进步,能大大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积极应对湘中地区肉类市场因突发事件引发的市场异常波动。

(三)通过在该市建立省级生猪活体储备制度,能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促进该市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在该市建立省级生猪活体储备制度的措施。

(一)组织管理

生猪活体储备的组织管理工作在涟源市政府领导下,在商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统一协调、密切配合、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

市商务局负责市级生猪活体储备的收储、管理和投放工作,并按市政府批准的生猪活体储备计划与承担市级生猪活体储备任务的单位或承担市级生猪活体储备的基地场签订委托储备合同,负责生猪活体储备财政补贴的预算编制。

市财政局负责安排、管理和拨付肉类储备补贴资金,监督检查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

市发展和改革局负责生猪活体投放价格的监督管理、打击价格违法行为。

市公安局负责维护生猪活体储备投放场所的治安秩序,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活动。

市畜牧水产局负责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场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

(二)储备规模

参照国家“每人每天消费二两肉和本地城镇人口7天的消费量”的规定测算确定,结合涟源市的财力实际,生猪活体储备从2009年起实施,分三年达到储备规模,即第一年市级储备规模按50%安排10万头,第二年市级储备规模按75%安排15万头,第三年市级储备规模达到100%,为20万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