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是畜牧业大市,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农业产业化的突破, 重点在畜牧业”的发展战略,广安畜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培育龙头为重点”的产业化发展思路,进了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广安畜牧产业化发展现状。一是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当前,全市畜牧龙头企业加工生猪已超过100万头,实现产值近10亿元。2008年共引进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家,投资规模达2个亿。二是畜牧生产基地建设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56个、养殖小区36个,新发展养猪大户2152户,新增出栏能力30万头以上。全市优质肉猪出栏量达到505万头。三是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发展。近年来,广安培育了邻水猪业协会、岳池翠湖土鸡协会和武胜县川东仔猪协会等一大批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畜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从提篮小卖到批量外销的转变,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了畜牧产业发展。
2、广安发展畜牧产业化的挑战与机遇。广安畜牧产业发展虽然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规模养殖水平不高,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链条短,缺乏有实力的业主等,而且现有的养殖企业和大户与农民未结成利益共同体,有的龙头企业技术水平低,品牌意识淡薄,产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较低。但我市畜牧产业发展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我市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广安现已是全国全省的重要生猪生产基地和国家级无规定疫病区。而且多年来实施的良种工程使我市良繁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二是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动物食品消费逐步增加,畜产品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三是有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近年来,全市投入畜牧基地建设规模养殖企业,龙头加工企业的资金已达数亿元。此外,各级财政亦开始投入资金,引导畜牧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四是有党政重视和政策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当前非常重视畜牧产业化发展,广安市委、市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大了对畜牧产业的扶持力度,广安畜牧业现在已成为广安的一大支柱产业。
3、推进广安畜牧产业化的建议措施
3.1引资引智,合作发展。要吸引鼓励更多的知名企业参与畜牧业的投资建设,积极引资引智,内引外连。特别要做好一批“龙头”项目的引进,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加快畜牧产业链发展和延伸。
3.2 龙头带动,产销衔接。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起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连结机制,确保农户在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获得相应利润,同时农户的积极参与给企业也会带来数量稳定和质量较高的加工原料。
3.3发展订单,以销定产。通过订单生产, 变过去的散养为规模养殖, 实现生产的无序性向有序性自然平稳过度,利于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治,具有免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效果。
3.4 拓展市场,搞活流通。把搞活流通作为推进畜牧产业链建设的突破口,抓紧抓好。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各种畜禽产品交易会,加大畜禽产品的推介力度,膨胀畜牧产业的发展空间,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3.5 多管齐下,促进融资 关于规模养殖的基础投入问题应与保险、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小区建设和合作组织建设一并考虑解决。解决部分企业发展资金难的问题。
4、广安动物疫病形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畜牧产业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重大动物疫病始终是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最大的风险,一场疫病往往就会毁灭整个畜牧产业。我市面临严峻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一是目前我市畜牧业仍以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多数规模小、设施设备简陋、圈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加大了疫源的传播风险;二是我市交通纵横,是多省市的交汇处,畜禽过往运输频繁,发病风险很大;三是我市广大基层动防体系条件差、手段落后,而且刚结束乡镇兽医体制改革,许多政策还不配套,影响了防疫工作正常开展;四是在当前国家取消畜禽防疫费的情况下,基层防疫人员工作量大、责任重、工作条件艰苦而待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全市免疫副反应的治疗和死亡补偿机制尚未很好建立。需要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堵结合的方针,严格执行中、省的各项免疫制度,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同时加大防疫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全市清净无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