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预防甲型H1N1流感药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5-11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73

昨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为公众防疫开出中药处方,包括现在就可以应用的生活起居方、食疗方,以及在疫情发生后,高危人群适用的4个成人药方和1个儿童药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称,由于疫情可能朝更坏的方向发展,或在今年秋冬季再度袭来,国家中医局目前已经成立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副组长晁恩祥教授介绍,参照国外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及发热、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临床特点,中医认为甲型H1N1流感系感染疫疠之气;其发病急剧,传染性较强,人群普遍易感。我国历代医家,特别是明清以来,对时行疫病的治疗预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效果明显。因此,专家认为对于防治甲型H1N1流感,中医可采取多种方法,能够发挥作用。

不过,晁恩祥也坦言,SARS时期全民喝中药的状况,其实是防疫误区,是由于当时社会对疫情过于恐慌造成的。他提醒说,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出的预防药方,并非要民众从现在就开始服用,而是针对疫情发生后,可能接触到患者的高危人群。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健康人没有必要吃药预防,可参考饮食预防、生活起居预防方案,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生活起居习惯,提高免疫力。至于从SARS时期就开始盛传“抗病毒”而经常被公众抢购的板蓝根,晁恩祥说,目前对板蓝根能否抗病毒,学界也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确凿的科学依据,也许有抗病毒的效果,但肯定不如达菲等针对流感研制的抗病毒西药作用强。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优势不是针对病毒,而是针对病毒引发的疾病和症状。

针对目前广泛流传八角茴香炖猪肉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之说,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清泉表示,抗病毒特效药达菲中的有效成分草莽酸,是八角茴香经过多道复杂工艺提取的,熬八角茴香熬不出草莽酸,过分多吃八角茴香对人体无益。

饮食预防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

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

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生活起居预防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儿童预防

藿香6g、苏叶6g、金银花10g、生山楂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专家解析:具有清热消滞功能,适用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药物预防

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适用于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具有解毒清热功能,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此方案适用人群包括: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

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

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专家解析:此方案适用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建议不同人群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流行期间可连

服3—5剂。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