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兽药新闻 » 正文

抗猪流感药达菲可致精神错乱 曾致少年自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5-09  作者:金金  浏览次数:199

猪流感已经正式定名为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疫情后,世界卫生组织即推荐罗氏达菲和乐感清两种药物用于猪流感的治疗。达菲曾在禽流感爆发的时候作为特效药来使用,在当时,却发现达菲有很大副作用,可能引起精神错乱和幻觉。该药物的产品信息提到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syndrome),属一种重型多形性红斑症,表现为皮肤损害和粘膜糜烂、溃疡。该病症能够致人死亡,但非常罕见。成人和1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服用胶囊。13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根据其体重服用相应剂量的儿科悬浮液。不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儿,因为研究认为它可能穿越血脑屏障。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达菲”为罗氏制药独家生产的抗流感药物,其通用名称为磷酸奥司他韦(Oseltamivirphosphate),是奥司他韦的磷酸盐,化学物质登记号CASRN为204255-11-8。达菲于1999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在中国已于2004年7月上市。奥司他韦(Oseltamivir)于1999年在瑞士上市,2001年10月在我国上市,其化学名称为(3R,4R,5S)-4-乙酰胺-5-氨基-3(1-乙基丙氧基)-1-环己烯-1-羧酸乙酯,化学物质登记号CASRN为196618-13-0。奥司他韦口服后经肝脏和肠道酯酶迅速催化转化为其活性代谢物奥司他韦羧酸,奥司他韦羧酸的构型与神经氨酸的过渡态相似,能够竞争性地与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neu-raminidase,也有称作神经氨酸苷酶)的活动位点结合,因而是一种强效的高选择性的流感病毒NA抑制剂(NAIs),它主要通过干扰病毒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传播。

2007年春季,日本为应对禽流感,不顾达菲的副作用,曾坚持贮存达菲。但同时也对医生提出警告,要求医生不给10岁到19岁的少年服用达菲。因为,在2007年2月日本曾发生两名少年因副食达菲从高楼跳下身亡的事件。以前,日本也有数十人因吃了达菲而自杀。然而,美国FDA在之前类似事件的调查中却认为,有关事件和达菲无关。而达菲的生产企业罗氏制药也一再否认。

日本卫生部门对抗流感药物“达菲”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展开调查。2007年,2月26日午夜,一名14岁男孩在服用“达菲”后从仙台市一座公寓楼的11层跳下身亡,这是日本在过去17个月里发生的第18起与这种畅销药物有关的青少年死亡事件。在这起最新死亡案件中,这名男孩的医生让其连续服用“达菲”5天。26日,这名男孩服用了2片“达菲”。当晚,在其醒来后,他告诉其母亲他要去洗手间,然后,他却拉开正门走了出去。他母亲感觉有些不对劲,并跟了过去。当她看到他正在爬上一个1.3米高的栏杆时,她大声呼叫。警方说,这名男孩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就一头跳了下去。警方表示,他们不认为这名男孩是想自杀。

两周前,一名14岁少女在服用达菲之后,从爱知县蒲郡市一座公寓楼跳下死亡。目前,日本厚生劳动省已要求进口“达菲”的厂家收集服用过这种抗流感药病人的健康情况。在这起事件发生后,日本厚生劳动大臣柳泽伯夫呼吁大众保持冷静。他说:“我们需要确凿的证据。”厚生劳动省称,医药公司报告说,截止到去年11月,已有54名服用“达菲”的人在日本死亡。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2006年11月曾警告说,“达菲”可能会在患者,特别是儿童中引起精神错乱和幻觉等严重的副作用,甚至造成死亡。该局提议对美国境内的“达菲”的说明书进行修改,并建议医生和父母们仔细阅读说明书,对服药后的患者也要进行密切观察。

2005年,日本医药安全监察所负责人滨六郎在11月12日召开的“日本小儿感染症学会”会议上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称,在过去5年中,日本有64件精神失常的案例都与服用达菲有关。其中,有两名少年(一名17岁,一名14岁)在精神失控的情况下自杀,而这两人在服用达菲前均未曾出现心理问题。除了上述两起事件外,还有5起幼儿服用达菲后在睡梦中死去的案例。

滨六朗13日表示,达菲和其他可能引起行为异常的强烈药剂类似,“都是安定剂、镇静剂或者是催眠类药物。它们会引起中枢神经失调,引发非常反常的现象和行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