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在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严把六个关口,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整个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严把免疫“接种关”。 坚持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强制免疫注射工作,严格按照动物防疫“三四五”,即:“三个确保”(政府确保密度、财政确保经费、部门确保质量)、“四个百分之百”(防疫密度、免疫标识、免疫出证、免疫档案登记达到百分之百)、“五个不漏”(市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工作目标,狠抓监测、免疫、消毒、检疫和重点区域监管五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了防控密度。对新补栏家畜(禽)及时补免,并及时组织对免疫注射情况进行客观评估,逐村逐户核查免疫密度,在层层自查的基础上,组织进行抽查和抗体监测,确保免疫质量和效果。
二是严把环境卫生“消毒关”。要求屠宰场、交易市场、养殖大户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并督促落实。具体工作中,各镇办事处负责督促畜禽饲养场(户、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任何人员、物资和车辆出入都要严格按规定进行消毒;对畜禽圈舍要每日消毒一次,周边场所和环境要每周消毒一次,粪便等废弃物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镇(处)监管工作人员和基层站监管人员对规模化饲养场消毒情况进行监督,并在监管记录上详细做好记录,监管人员要在监管记录上签名确认。各镇、办事处严格按照会议要求,对农村动物散养户实行村委安排专人统一消毒制度, 每周至少到户消毒一次,同时做好消毒记录,并由饲养户签字确认。各镇、办事处负责做好农村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的消毒工作。
三是严把牲畜“落户关”。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全套档案,加大动物疫情监测力度,确保牲畜安全,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如马店动物防疫监督站对辖区内的所有村、规模化养殖场,以村为单位全部建立了《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档案》。档案主要内容除养殖场(户)姓名、地址、电话外,还包括饲养情况、出栏情况、免疫情况、检测情况、无害化处理情况。该《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档案》,每村一册,平时在村级防疫员手中,根据实际情况按时填写,每月向基层站汇报一次,基层站根据信息变动情况及时上网录入到青岛市动物防疫管理系统。
四是严把监控关。畅通信息渠道,着力打造市、镇、村的三级监控网络,充分发挥防疫监督员、协防员,动物诊疗人员和村干部的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组织集中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和报告程序,一旦出现疫情,严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防止疫情扩散。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干扰疫情报告,严禁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疫情。
五是严把检疫关。产地、运输、屠宰和市场检疫是动物卫生监督的主要途径,畜牧部门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要确保运输、屠宰和市场检疫率达到100%,对于检出病死畜禽及产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对畜禽屠宰、经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贩卖、转运、加工、贮藏、销售病死和死因不明畜禽的违法行为,确保“放心肉蛋奶”上市。
六是严把入境关。胶州市交通方便,畜禽运输四通八达,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传入传出,必须加强边境防堵工作。切实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和疫情日报告制度,严格查证验物,严格消毒,强化对畜禽调运的监管,坚决堵住源头,防止外疫传入。(胶州市畜牧兽医局防疫科:刘忠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