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明确一个目标:畜牧业富民工程。突出三个重点: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动物疫病防控、动物食品安全。实施“三化”战略: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促进全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1 、畜禽规模养殖比重:猪达到58%以上,禽达到67%以上,羊98%以上,分别比上年提高5 个百分点。
2 、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耳标打挂率、免疫证明发放率和免疫档案建档率均达到100%。
3 、畜产品产量、产值:肉产量7.7万吨,蛋产量1.8万吨,比上年增加7%以上,牧业产值5.35亿元。比上年增长5 个百分点。
三、工作重点
1、扎扎实实地抓好动物疫病防控
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为契机,以推广二维免疫标识、建立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为创新点,对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四病”,力争达到“五个百分之百”,即:动物免疫率,耳标佩挂率,抗体检测合格率、免疫证明发放率以及免疫档案建档率均达到100%;务必做到“八个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明确到位、经费落实到位、人员配备到位、疫苗注射到位、免疫标识到位、督查奖惩到位。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及时报告、科学确认、果断处置,防止疫病蔓延。确实做到“三个确保”,一是加强防疫员队伍培训和管理,提高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对防疫员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防疫人员素质,二是增加防控资金的投入,保证防疫工作正常运行,确保必要工作经费和按政策兑现防疫员报酬,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责任制,确保防控工作扎扎实实落实。
2 、毫不松懈地抓好质量监管
一是关口前移,加大对畜牧业投入品源头监管力度。严禁生产、使用、经营“三无”产品和违禁兽药、饲料及添加剂。定期、不定期对兽药和饲料市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依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严肃查处。二要提高门槛,推行动物卫生行政许可制度、推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市场准入,加强产地、屠宰和运输检疫。四是健全监管队伍,加大培训、考核和整顿力度,提高防疫员、检疫员、监督员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3 、不失时机地抓好项目建设
利用国家重视、政策扶持、群众发展畜牧业积极性高的有利时机,一是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改扩建现有的规模养殖场(小区),提高生猪生产能力,新建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力争09年规模养殖场(小区)数量达40个,年出栏生猪6-8万头。二是抓住中央扩大内需有利时机,通过项目支持,力争两年内完成基层站建设任务。三是在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品牌认证、一村一 品等方面主动争取项目,在项目建设上既要建好又要管好,保证项目资金发挥示范、带动、增效作用。
4 、认认真真抓好政策落实
一是继续做好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二是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发展畜牧业贷款政策和用地政策。三是做好《明光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中关于对规模养殖场(小区)考核、评比和兑现工作。
5 、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充分利用我市发展畜牧业资源优势和外商外资投资畜牧业资本优势,积极引进外省市规模大、效益好、模式新、带动力强的畜牧企业入驻我市,以此带动我市畜牧业上台阶、上水平、增效益。
6 、一如既往地抓好自身建设
一是有阵地,用两年时间完成基层站建设。二是有队伍,加强对兽医技干、防疫员、检疫员教育培训和管理,保证现有队伍精干、高效,发挥应有作用。三是有制度,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的《明光市兽医技干管理制度》和《明光市乡镇防疫员管理制度》。四是有创新,努力在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等方面予以大胆创新。
7 、不遗余力地做好调查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防疫员、检疫员队伍出现新的动向,对其培训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和蔓延有其不同规律,这些都需要我们经常深入基层,深入村队调查研究,以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