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金融危机提醒发展“本土期货”很重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13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6

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金融危机提醒我们发展“本土期货”很重要。

大连商品交易所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参与期货交易的现货企业达到上万家。2008年,它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占到全国期货市场的46%和38%。其主要交易品种大豆的“大连价格”,对国际市场影响日益增加,与国际市场融合。而玉米期货交易虽然与国际市场相对封闭,但交易的活跃程度与价格影响力,已经成为主导大连期货市场和国内玉米种植的关键因素。

然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开放的大豆期货市场受到明显左右,而玉米期货市场则相对平稳,对稳定国内生产和消费产生积极影响。刘兴强就此感到,发展中国期货市场,不能一味强调国际性和开放性,忽视本土性特征。

刘兴强认为,现在国内期货市场的平台太小,品种少、人才少、定价话语权小,不能有效参与国际定价,原因之一,是对期市认知障碍导致上市品种的短缺和困难,其中也包括上市品种盲目跟着国外走,过分重视品种国际化。事实上,国外期货有没有某个品种、品种对国际市场是否开放并非那么重要。“我们上市品种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它在我们本土是否有市场、有需求。比如牛在美国交易量大,猪在中国交易量大,我们就应先将生猪上市而不是牛。”他表示,玉米上市几年的实践表明,仅仅依靠本土巨大的市场,就能给玉米生产、消费乃至整个农产品带来重要影响。由此判断,四川等地的生猪、陕西的苹果汁等品种一旦上市,就可以覆盖一个地区、带动一个产业。

刘兴强说,美国金融危机告诫我们要走自己期货市场发展的道路。这就是要结合中国实际,上我们本土有市场、有需求、有特色、服务国民经济的品种。要扩大中国期货市场这个平台,首先要考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本土期货品种。他表示,经受了美国金融危机的考验,依赖13亿人的内需,走“本土期货”发展道路,即使在适度开放的市场条件下,也完全可以把中国期货市场搞活、搞大。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