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生猪调查]河北:在调整中打牢产业基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12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62
今年上半年,河北养猪业形势是:生猪存栏量较大,生猪、仔猪、猪肉价格持续下滑,饲料价格上涨,养猪行业全面亏损。据调查,每头生猪出售收入在530元至550元之间,仔猪成本在100元左右,饲料成本在330元左右,其他成本在100元左右,生猪养殖的利润为零或负数。每头生猪屠宰利润和猪肉销售环节利润在50元至80元之间。
  价格跌幅大,猪粮比价低,种猪滞销是几年来最严重的一年。究其原因,一是生产相对过剩。全省建成年出栏1000头~1万头的规模猪场1700多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80多个。二是消费相对不足。三是市场竞争激烈。周边某些大规模屠宰加工企业异地采购,打压当地生猪市场,继而利用其强大的储备能力,低价储备,追求一己利润,误导供求信息。四是饲料价格居高不下。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左右,而玉米占猪饲料成本的60%以上,目前,养猪户越养越赔,越赔越卖,越卖越跌。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养殖规模上来了,养殖品种改良了,但养殖者技能滞后。大部分养殖户对市场知识、市场信息缺乏了解,但对养猪致富却抱过大希望。河北省畜牧兽医局畜牧与草原处副处长檀苍中告诉记者,定州市杨家庄乡霍杨平村某养猪专业户,养猪10年却不懂防疫程序,猪有病自己治疗,从未找兽医部门诊治过,造成巨大损失。由于生猪健康状况差,导致“两低一高”:母猪繁活率低,育肥猪饲料转化率低,养猪生产成本高。
  下一步怎么办?记者走访了香河县五百户镇兴隆庄的养猪大户黄福生。他高中文化,养猪10年,目前他的猪场仅存栏300头左右。在“低谷”中,有些农户图价钱便宜,给猪喂的饲料质量降低,猪肉质量随之下降,导致恶性循环,生猪更难以出手。他的对策是精心饲养“后备母猪”,同时收集信息,学习科学管理技能。以待势头好转。作为养猪户,他希望能得到国家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否则,市场风险让养殖户承担,有失公平。
  尽管目前生猪价格回暖,但从省到县,都对下一步进行了理性规划。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首先要调整生猪生产内部结构,抓住种猪和仔猪价格较低的有利时机,淘汰劣质种猪;要调整养殖规模结构,加大规模养猪的发展力度。其次是建立准确通畅的养猪信息网络。及时将国内外生猪产销的形式及价格变化等情况传递给生产者、经营者,帮助他们正确决策。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包括涉农部门的专项资金及开发资金,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外地资金的引进。四是大力推广养猪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实用养猪技术,降低养猪生产成本。
  香河县针对当前状况,采取的对策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无公害养殖小区建设,创养殖环境,创品牌产品。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三下乡”技术服务队,每人承包一个养殖小区,全面提高规模养殖水平。安平县畜牧水产局引导养殖户在低谷期建场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母猪淘汰力度,补充后备母猪,净化种猪群疫病,调整存栏结构,调整育肥仔猪与育肥猪出栏比例。玉田县几年来坚持开展良种供应服务———通过中加原种猪场和良种繁育中心种猪核心区建设,满足了全县发展瘦肉型猪生产对良种的需求;开展疫病防治服务———通过强化疫病防治网络建设,推行防疫责任承包制,提高疫病防治“硬件”建设水平,满足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的需求;开展技术推广服务———通过“科技下乡”、技术培训示范服务、新技术推广服务和质量认证,满足了市场对质量的需求;开展加工销售服务———通过组建瘦肉型猪产销集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建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满足了农民对效益的需求。如今,玉田的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农民的增收亮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