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兽药新闻 » 正文

兽医举债百万发明金奖“药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12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08
一种填补行业国际空白,具有化肥和农药双重功效的神奇“药肥”,河北省年需求量就上亿元的产品,他的发明人不是知名教授,也不是科研专家,而是一名仅仅只有高中文化、兽医出生的璧山人。
  昨日,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获悉,贺乙峰倾家荡产负债百万,历经10年耗资近千万元,终于搞出了获得今年国家知识产权总局金奖的发明专利。
  昨日下午,记者见到了中年男子贺乙峰。他曾是知青,1980年回县城从兽医干起。作为最早一批“下海”的人,他先后在家乡办饲料厂,在西安做粮食生意,到海南炒房地产,赴新疆干边贸生意,挣得了百万身家。
  1995年,在我国棉花主产地新疆做生意的贺乙峰,第一次听说棉花“枯黄萎病”这个词,被称为植物“癌症”,是世界难题。1996年,自学中医知识的贺乙峰回到重庆,丢下生意沉醉于世界难题中。
  为搞自己的“药肥”实验,贺乙峰很快“烧掉”了百万家产。变卖祖屋,向亲朋好友举债百万。
  “在家人眼中,我成了一个神经病、一个败家子,妻子与我离婚。”为了发明,这10年贺花掉了近千万元资金。甚至他获国家金奖后,有关单位通知他时,因为无钱付费他手机已停机,工作人员只能上门通知。
  经过10年的摸索、研发、实验,贺乙峰研发的植物营养调节剂的制备方法终于在今年7月苏州举行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荣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金奖。
  据市发明协会副秘书长谭刚强透露,海外一家商家曾准备以1500万元收购“药肥”专利。但贺最终打消了卖专利的念头,开始组建公司回乡办厂规模化生产。
  贺乙峰的发明已经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同时有关机构正在帮助其申请政府资金资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