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毛皮养殖行业
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刘 彦 秘书长
内容:
行业现状
行业特点
行业地位
影响因素
决策依据
发展思路
未来趋势
金融危机
目的:共同了解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全貌,供各养殖企业宏观决策时参考。
素材:1、《中国毛皮动物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2、当前金融危机对相关行业影响分析
引玉之举,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行业现状(仅限 狐、貉、貂)
1、养殖区域分布及规模
2、养殖方式
3、皮张交易及市场
4、行业管理情况
5、辅助行业有关情况
6、行业生产环境
7、存在的突出问题
3
1、养殖区域分布及规模
图 全国现有毛皮动物养殖区域分布图
注:1、图中所标注的数字表明该省份养殖数量密集等级,数字越小养殖越密集
2、地名以行政区划界定
2007年统计全国貂、狐、貉养殖量近5000万只
2 养殖模式
目前全国范围内毛皮动物养殖模式可分为三类.
场区式养殖(大连名威水貂场)
统一规划小区式养殖(吉林省大安市)
庭院式养殖(吉林左家)
3、皮张交易及市场
市场:经调查全国现在形成规模及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皮张交易市场共有9处,市场份额见下图所示。
皮张主要销售方式
规模以上养殖企业,一般有较稳定的客户、承销渠道,且多以
原皮为主。而大多数养殖户以坐等皮货商(经济人)上门收购为主。
调查显示各种销售方式占比皮货商收购占49%,当地经纪人负责
占17%,运抵附近裘皮市场占14%,本地区裘皮市场占6%,委托裘
皮市场占3%,不确定占11%,如图7所示。
皮张出售方式:按统货出售占31%,分等出售占24%,按张出售占26%,论斤出售占10%,不确定占9%,见图8所示。
年内主要交易时段
皮张交易不同于其它产品,每年段有两个主要的集中交易时段,其它时间虽有交易但数量较少,多为少数厂家补货行为。一季度交易量占23%,二季度交易量占14%,三季度交易量占21%,四季度交易量占42%,其时段分配见图10所示。
皮张年内价格变化规律
根据季节皮不同量的上市时间变化及皮草加工企业贮备皮张的习惯,年内皮张价格涨跌也遵从一定的规律。调查数据显示,在每年的1~4月份及12月份皮张价格偏低,6~9月份
及11月份皮张价格较高,5、10月份价格适中。年内皮张价格变化见图11所示。
图11 年内皮张价格变化规律
4、行业管理情况
行业组织管理情况
从政府的角度,因各省区机构设置不尽相同,所以毛皮动物饲养分别隶属于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特产局管理;从行业自律管理的角度,有协会、联谊会、合作组织等
多种组织形式。
成立有省级协会的占6 %
成立有市(县)级协会的占30 %
成立有乡(村)级协会的占16%
没有行业组织(协会)的占48 %
行业标准化执行情况
饲养业标准制定滞后,不全,不规范,有标准的也分为国家、地区、企业等几类。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养殖场(户)对行业标准知之甚少,按国家标准执行的没有,按地区标准执行的占29%,按企业标准执行的占29%,不清楚的占42%见图16所示
技术支撑情况
规模以上养殖企业,通过委托培养或招聘毕业生负责场
内技术工作,庭院养殖户基本是自己摸索学习或依靠当地龙
头企业技术力量,普遍反映养殖企业一线技术力量薄弱。
5、辅助行业有关情况
饲料供给情况
饲料来源:调查结果显示,饲养场(户)自己配合饲料占养殖总量31%,向饲料厂购买饲料占养殖总量 7 %,外购及自己配合饲料混喂的占62 %。
饲料种类: 饲喂鲜料占70 %,饲喂干料占30 %。见图17所示。
兽药及疫苗等供应情况
在养殖密集区,市场供应体系较为健全,大多设有兽药、疫苗、器械等供应站(店),调查结果占比情况为可满足需要占97%,不能满足需要占3%,认为便利的占81%,不便利的占19%,如图18所示。
市场信息流动情况
市场信息的实时与真伪对养殖场(户)经营决策至为重
要,但由于我国毛皮动物养殖区域过大,过于分散所以信息
传递阻滞及失真。调查结果显示,市场信息传播有以下渠道。
□当地行业组织发布占 10%
□报刊杂志传播占24%
□业内会议收集占 20 %
□业内互相传播占28 %
□互联网查询占18 %
6、产业生产环境
各地对毛皮动物养殖认知程度的测评
调查结果显示,非养殖户对饲养毛皮动物赞同、排斥、无所谓的占比分别为:
□赞同占68%;
□排斥占0 %
□认为无所谓的占32 %
生态、环保方面影响评价
通过调查发现,人们普遍对养殖场区式、规划小区式养殖持支持态度,认为对生态环保无影响且若能引进循环农业的思想,如猪——沼——果的模式将更为有利;对庭院式农户养殖持否定意见,认为污染环境尤其是气味,不利于新农村建设。
各地对毛皮动物养殖税收情况
全国范围内,由皮张交易行为产生的直接税收没有。
无限制,生产自由度大。
7、存在的突出问题
标准化生产率低
缺乏工业化思维,所产原皮质量良莠不齐,难以集中交易,影响售价,其以庭院饲养方式中最为突出。
忽视品种改良, 品种退化严重,品种改良与引进不能成为常态,传统养殖习惯难改,片面追求数量忽视质量,养殖历史长的地区更为严重。
科学饲养技术落不到实处, 饲养管理粗放,随意性强,基本技术要点不掌握、不落实,长
期以来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思想作崇,科学素质亟待提升
羊群效应趋同倾向严重, 大部分养殖户跟风行为严重,要上是一窝蜂跟进,市场冗余时
刻下马也是大帮哄。这种羊群效应导致产品同质化倾向严重,缺乏创新,致使产品失衡,加剧了市场波动。
发展无序,表现为一盘散沙。
行业特点
门槛低 高度市场化 养殖增速倍数于需求增速
门槛低——养殖数量 可多可少,取决于资金规模;
——养殖场 可繁可简,简易也可应付;
——技术要求 养好不易,养活不难;
——没有限制 想上就上,想下就下
高度市场化——产品不能自己消化,只能参与市场流通
养殖增速倍数于需求增速——市场需求增加是按百分点
上升,而养殖增速可以按倍数增加
21
行业地位
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两个千分之一:毛皮养殖GDP占比约千分之一,200亿与24万亿之比;
毛皮养殖从业人数与全国人口占比约千分之一
2、在产业中的位置见图20
图20 毛皮产业系统产业链条示意图
产业系统边界确定
图21 毛皮动物养殖系统辩识图
图22 毛皮加工业系统辩识图
影响因素
毛皮加工业(上游)影响因子分析
1 国内外政治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高档裘皮应用目前仍为奢侈消费,非生存之必需品,其消费需求依赖于安定和平的政治环境,所以裘皮消费对国
内外政治环境依附性强。
2 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分析
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将推动高档消费品的需求。“穷穿皮,富穿貂”可见人们心底里对高档裘皮
的渴望,首先要有条件承受得起高消费,所以经济环境因素影响较强。
3 文化潮流影响因子分析
一种消费潮流的兴起,往往伴随有显性和隐性的文化背景,或说是由文化取向价值理念所引发,一部电视剧的
热播,一些名人效应都会影响到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取向,对此毛皮加工企业有深刻的体会,近些年在国内,毛皮加工企业从设计到宣传展示等方面开始投入了许多精力。
4 气候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审美观显现多元化和个性化,所以裘皮消费御寒的实用性开始逊位于美观性,这在
调查中可以发现,低纬度区对裘皮的消费需求仍在增长可以佐证,所以气候变化对毛皮加工企业属中度影响。
影响毛皮加工业发展的因素远不止上述所列,诸如产业的结构问题、技术、政策管理能力等等。
图21 毛皮动物养殖系统辩识图
毛皮动物养殖业(下游)影响因子分析
1 上游对下游的影响因子分析
对毛皮动物养殖业,作为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其影响主要受控于上游——毛皮加工业的行为和发展变化,要看
毛皮加工业的发展。而毛皮加工业又受控于消费市场的需求。倘若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旺盛,毛皮加工企业开工足,
产、销量价齐升,则毛皮养殖企业就能稳定发展,这种很强的依附关系是难以用量化来说明的。
2 附属行业影响因子分析
从第三章的分析可知,毛皮动物养殖业除受终端消费市场、毛皮加工业的变化制约外,围绕毛皮动物养殖环节
而衍生的一些附属行业也对毛皮动物养殖业有显著的影响,包括饲料、疫病防控与兽药和养殖技术等。
判断养殖环节的边界效应和产能趋势,应同时关注上述附属行业的制约因素是否有异动变化,是否在发展到一
定规模时产生瓶颈效应。
3 成本费用及盈利能力影响因子分析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属行业中的各企业盈利能力强弱,关系到这个行业能否可持续发
展和是否会做大做强。而成本费用与盈利能力又呈高度负相关,在市场给定的价格区间一定时,成本费用的攀升导
致盈利总水平不断下降,进而使行业内的养殖企业因微利或亏损而抛弃这个行业。这种反馈关系多年来一直随市场
波动交替进行着。所以上游产业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让利或反哺于下游产业。
决策依据
在理清产业链条关系、相互依存制约关系、价格传导关系、各自的影响因素互动关系等等的基础上,确定我们养殖环节的发展思路和养殖规模,就有了依据。
不同时期养殖适宜规模的决策依据:
外盯市场(需求) 内揣规模(养殖总量)
传导机制:
消费市场 →加工企业→ 皮张市场→ 养殖场(户)
发展思路:
提升原皮生产质量,向国际标准看齐,在精养、养精上下功夫;
推广小区式养殖模式,在荒地滩涂建设小区,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走联合之路,降低成本,提高标准化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有条件的可考虑与科研单位合作,在品种选育上多做工作,避免产品同质化;
各地成立行业组织,加强维权自律管理,发展有序。
未来趋势
行业发展前景看好。
根据:需求在扩大,国外生产量在萎缩。
国内因素: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裘皮服饰消费增加,中国城市化率提升,城市人口增加,奢侈消费人口增加。
国外因素:一些国家对毛皮动物养殖设限,国外新生代择业观的变化。
以上的调查分析是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毛皮动物养殖(仅限 狐、貉、貂)行业,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和统计得到的行业基本状况分析。刘彦秘书长在2008第十三届全国毛皮动物产业大会上发布了这个报告,并结合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为大家做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