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福建永定创新农村新型动物防疫服务网络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01  作者:高强  浏览次数:315

近日,永定县仙师乡马彩清、马占福、余友云等来到地处边远的金寨基点村,深入到农户家里开展生猪、耕牛和鸡鸭等养殖防疫工作,向群众宣传冬季牲畜家禽防疫知识。乡领导邱维环告诉我们,农历二十七和二十八是金寨村的“防疫日”,每月的这个时间,乡防疫专业队的队员就来到村里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据了解,如今永定县24个乡镇都建立了动物专业防疫队,279个村都设立了“防疫日”,各乡镇防疫专业队都按照各村“防疫日”排期组织队员到村里开展家畜家禽疫情调查、预防免疫系列服务以及帮助养殖专业户解决免疫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构建起覆盖全县农村新型动物防疫服务网络机制。

2006年初永定县在全县聘请285名村级畜医技术员,但其中有30%技术员缺乏兽医知识或没有从事过兽医专业,而按规定村级防疫员每月只领取50元津贴。经济待遇低、独立工作能力差以及春秋强制防疫任务重等诸多因素,导致有些村级防疫员自愿辞职、长期在外打工或工作积极性不高等情况的发生。基于此,2006年12月,县政府和畜牧水产局的有关领导在深入调查征求乡村干部群众意见基础上,决定创新农村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机制,推行以组建乡镇动物防疫专业队和行政村“防疫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动物防疫机制建设,通过深化农村防疫队伍改革,推动动物防疫工作朝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2007年初,永定县把虎岗、高陂、坎市、湖雷、下洋、仙师等6个乡镇作为改革试点。他们采取专业队长由乡镇畜牧兽医站长兼任,从具有一定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热爱农村兽医事业的村级防疫员以及长期从事乡村民间兽医里选聘专业队员的方式,组建起6支37名队员专业队伍,同时,制订建立起每个行政村“防疫日”定期服务以及防疫专业队员的考评、奖励、处罚、解聘、淘汰等系列新机制,采取专业队员、县畜牧水产局、乡镇政府三方签订合同的方式,把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和奖罚标准等各项指标都量化落实到队到组和到人。为保证农村动物防疫专业队伍的稳定,县畜牧水产局和试点乡镇采取将村级防疫队员津贴资金实行集中统筹使用,差额部分由县畜牧专项经费和乡财贴补来解决队员报酬,实行专业队员在冬春强制免疫期间每月工资不低于500元、平时不低于300元固定工资标准,规定专业队在完成禽流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任务后,对其它动物免疫则按照“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实行有偿服务,所收取的服务费按一定的比例返还专业队作为办公经费和队员工作津贴,使每个队员每月都能领到300多元到600多元不等工资报酬。同时,县畜牧水产局还出资为每个专业队员办理人身意外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村级防疫员,他们则采取部分选聘为专业队员或保留村级畜牧防疫技术员资格、其工作津贴改为视其实际参加动物免疫工作情况酌情发放等方式进行分类处理。到目前,全县有42名村级防疫员被选聘为乡镇专业队员。

2008年初,这项新机制在试点基础上在全县推广实施。由于新机制改变了乡村动物防疫长期以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格局,实行责、权、利有机统一以及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因而有效地调动乡镇专业队员积极性。从年初至今,全县24个乡镇专业队都能按照各村的“防疫日”的排期,组织队员分别深入到各村开展生猪开展防疫免疫工作和防疫知识宣传。今年秋冬强制免疫2个多月时间里,全县24个专业队130名专业队员全面完成了147万只鸡鸭禽流感、45万头生猪口蹄疫、43万头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和46万头猪瘟的免疫任务,实现防疫覆盖面高达100%的好成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