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杜绝“毒奶粉”“毒鸡蛋”五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6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61
一连串“毒**”事件震惊了国人,成为奥运后经济时代关注的焦点。笔者曾随机问过几位制药机械企业负责人,他们都对这些事件表示极大的愤慨和遗憾,认为“毒**”事件带来的恶劣影响甚至已经掩盖了北京奥运会的光辉,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形象,给我国出口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毒**”事件的根源来自经济利益,即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利益,如瘦肉精、苏丹红的使用相同,都是外在的虚假的表象迎合不规范的检测方式,获得虚假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证书,以蒙骗消费者,同时也蒙骗了自己。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技术手段和力量。加强国家监管部门的技术力量,防止出现类似加入三聚氰胺提高蛋白质表象含量这种利用技术漏洞制造的事件。

    二是加强产品监管力度,不设或少设“免检产品”。免检产品只能说明过去的辉煌和成就,无法全力或全部担保未来的品质。而且,产品质量是否能达到出场标准,很大程度上有行政的成分,人的因素很关键。随着人员的流动和更换,其免检的产品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

    三是加强产品配方和生产过程的透明度。虽然此举可能设计配方保密和知识产权的问题,但唯有敢于透明,才能真正说明产品的可靠性。

    四是在流通环节上进行监管,防止出现产品合格,流通后不合格的现象。这个步骤对于药品而言尤为重要。

    五是积极倡导第三方监管方式,让消费者真正参与到产品质量检控中,多方面完善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从而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监督也监督了自己,可同时提高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提高的积极性。

    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对于中国还是比较新的事物,我们一直在学习,当然就会有犯错误的题目,只要找准问题根源,积极改进,必能走于世界前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