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广安华蓥现代畜牧业的成效经验及作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25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45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基础。现代畜牧业的内涵是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畜牧业,用现代设施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科技改造畜牧业,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发展畜牧业。而发展现代畜牧业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华蓥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华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工作,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作为新农村畜牧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强领导,明思路,重部署,大力发展生猪和家禽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山羊和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加快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步伐,致力走出一条生产集约、市场外向、产品绿色、风险可控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使全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全市畜牧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到2007年末,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6.11亿元,占该市农业总产值的60.64%,实现农民人均牧业增收93.39元,华蓥畜牧业已经挑起了农民增收大梁,托起了农民增收的半边天。
  (一)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根据我市山坡地多、饲料资源丰富,气候湿润的特点,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重点扶持,初步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生猪、家禽两大主导产业。
  全市建成生猪养殖基地乡镇(街道)6个,生猪养殖小区11个,新建50头以上LY二杂母猪繁育场4个,新发展10—49头二杂母猪养殖户83户,全市存栏优质母猪6200头,新引进长白、约克、杜洛克等优质种公猪11头,新引进LY、YL、长白、约克等优质种母猪1042头。据统计,2007年,全市年出栏1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大户)达到8600个(户),其中:年出栏生猪100-299头的大户 839户,年出栏生猪300-499头的养猪场81个,年出栏生猪500-999头的养猪场35个,出栏生猪1000-1999头的养猪场 6个。2007年,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场出栏生猪达到18.55万头,占全市生猪出栏总量的48.6%。全市建立家禽养殖基地乡镇(街道)6个。今年新引进了巴布考克、安卡红等优良鸡品种,生产种蛋480万枚,为全市孵抱工作开展及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二)龙头企业逐步壮大。“产业发展快,全靠龙头带”。我市在发展现代畜牧产业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业主开发,建设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带农户,有特色地走出了一条以业主开发,促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全市已初步形成三种畜牧产业化经营运作方式:一是业主带动型。目前,全市畜禽养殖业主达到3067户,其中:养猪业主1324户,养禽业主1120户,养兔业主530户、养牛业主32户、养羊业主61户。年孵抱10万只以上的家禽孵抱大户6户。畜禽养殖业主实现畜牧产值2.83亿元,占全市畜牧总产值的43.1%,以袁学平、禹建萍、陈红梅、陈兴虎、陈书、邹云洪、常金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畜牧开发业主已成为我市畜牧产业化经营的生力军。这些养殖业主带动了我市万户以上农户从事畜牧产业化经营,从事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全市畜牧总户数的12.3%,有效地推进了我市畜牧产业化建设。二是“五专”带动型。专业协会、专业大户、专业村社、专业场站、专业市场是我市畜牧产业化经营中的主要龙头之一,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据统计,全市已发展“五专”500余个,带动农户1万多户。其中专业大户500余户,带动农户3000多户;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32个,带动农户近5260户;专业场站21个,带动农户2300余户;专业村25个,带动农户1100余户;专业市场3个,带动农户1000多户。庆华水口村把产供销融为一体,发展生猪,使农民养殖做到(购仔猪、买饲料、防疾病、卖肥猪)“四不出村”,人平出栏肥猪4头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生猪专业示范村。市禽业协会创办的永兴禽产品专业市场,年销售小家禽600万羽,禽业产品远销广安、南充、达州、合川等20余个地、县、市,“永兴禽业”品牌已打响川东地区。华蓥山种鸡场存栏优质种鸡3万套,成为川东地区最大的良种鸡场,带动1200多农户养鸡。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目前我市建立起了永泰肉食品加工企业和正在建设添鹏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些深加工企业为我市畜牧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大。养殖业主实行了良种良法配套,良种推广面均90%以上,有的高达100%,科学养殖技术普及率均达到80%以上。二是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10个,1000头以上的猪场4个,200只以上的羊场3个,万只以上的养禽场5个,万只以上的养兔场2个,1万羽以上孵抱大户40户。三是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快。着眼市场,以名优特新稀产品开拓市场,已逐步成为我市畜牧产业化经营者的共识。如永兴、阳和的家禽产业,双河、禄市的优质母猪产业,高兴、观音溪的肉兔产业,庆华、明月的肉猪产业,天池、观音溪的山羊产业,禄市、庆华的肉牛产业等都是极具市场潜力的优质产品,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四是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近年来,我市畜牧产业化项目创造的经济收入成倍增加,全市出栏30000只以上的肉鸡场和出栏200头以上的肉猪场每年纯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
  三、主要经验和作法
  (一)科学制定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各乡镇、街道根据各地畜牧业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科学制定出了适合本地特点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做到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
  (二)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规模养殖。各乡镇、街道按照已编制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以行政村社为单位在规划区内按标准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按照“一次规划、设施配套、生态高效”的要求进行建设。市委、政府还制订出了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激励政策,在规划养殖小区内新建的养殖场业主,均享受中省地市扶持政策,对于投资额较大的畜禽养殖项目,享受一事一议的特殊政策。
  (三)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加快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 逐步缩减生猪养殖总量,尤其是削减散养生猪总量,稳定家禽生产,大力发展兔、羊等食草牲畜和特色畜牧产业是华蓥市的畜牧工作重点。为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华蓥市对新引进优良品种的业主,实行政府补助;为加大对新建种畜禽场的扶持力度,对新、扩建的种畜禽场,政府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努力提高畜禽产业化水平。鼓励畜禽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开展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积极培育和扶持畜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技术服务队伍,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五)认真做好防疫保障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防疫体系建设,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增强防控功能,提高防控水平。同时,加强对畜牧业投入品和畜禽生产过程的监管,大力推行畜禽免疫公示牌制度、饲料经营户“集分制”管理制度和动物申报检疫制度,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制度。大力推广和普及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防病、统一出栏、统一销售的畜禽养殖小区运作模式,积极鼓励无公害和绿色畜禽(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六)大力提升畜牧科技含量。市委、政府积极鼓励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对畜牧产业化经营、优势产品开发及疫病防控工作中的科技攻关项目优先立项,并在科研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加强畜禽养殖科技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工作,突出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制、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提高农民接受、应用畜禽养殖科学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