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当前农村兽医门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18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739
兽医门诊工作是保障养殖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职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从事牧业生产工作的实践体会,就当前农村兽医门诊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存在问题
  1 门诊兽医技术水平不过硬
  目前,农村兽医门诊从业人员中高学历人员稀少,就其结构多数是兽医部门退休职工、乡(镇)兽医站兼职人员及部分农村防疫员,他们中的一部分没有兽医学历,只是在兽医实践中掌握粗浅的临床知识,难以对疑难病症做出正确诊断。
  2 缺少必要的诊疗设备
  一些兽医诊所设备简陋,只有简单的临床用具,急救设施不完备,检验设备更是寥寥无几,全凭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为病情定性,使一些疾病诊断缺乏有效依据,造成误诊,延误病情。
  3 用药违规现象比较严重
  主要表现为:一是抗菌素使用泛滥,有的兽医对疾病缺乏系统检查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目的不明,靠药物试治诊断,盲目使用抗菌素,造成某些病菌由于长期用药产生抗药性,给治疗难度增大;二是有的门诊兽医不明药性,将某些配伍禁忌药物配合使用,造成药效不良或引起毒副作用,使病情加剧;三是有的兽医诊所为牟取私利,往往是小病大治,大量开方用药,用药剂量随意加大,引起动物毒副反应,加重病情;四是有的门诊兽医为利益驱动,使用劣质药品或过期药品,存在欺诈行为;五是有的宠物诊所存在着人药兽用现象,违反了《兽药管理条例》规定。
  4 不重视卫生消毒工作
  有的兽医诊所卫生条件差,物品堆放杂乱,药品存放不规范,注射器、针头等医疗用具消毒不严格,注射部位及手术部位消毒不严格,甚至不进行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反复使用,剖检动物尸体病料处理不当,存在病菌污染的隐患。
  5 医疗纠纷频发
  由于兽医门诊缺乏规范性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如个别诊所使用非规范标识兽药和假劣兽药、过期兽药,随意加大用药剂量造成药物中毒现象,慌说病情欺骗畜主行为,出现误诊造成损失等,导致医疗纠纷频发。
  整治对策
  1 加强业务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
  兽医卫生监督机构每年要定期对兽医门诊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对经考核合格人员发放兽医执业资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取缔无证行医行为。
  2 兽医门诊必须具有必备的诊疗设备
各地要按照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要求,兽医诊所必须完善医疗设施,有必要的检验设备,能够开展细菌学检验能力。兽医卫生监督机构要对兽医门诊是否具备实验室初步检验能力作为考核行医资格条件之一。
  3 加大兽药监察执法力度
  兽药监察部门要经常性地开展稽查活动,打击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兽药行为,对兽医门诊违规使用人药行为按照《兽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依法查处。
  4 严格遵守卫生消毒制度
  兽医诊所必须有独立的诊室和药品室,诊所清洁卫生,各种设备摆放符合兽医卫生要求,注射器、针头等医疗器械必须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动物注射部位、手术部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具不可反复使用,剖检动物病料必须销毁,做无害化处理。
  5  加强兽医诊所行规管理
  建议兽医行政部门制定兽医行医规范,约束执业兽医诊疗行为,建立兽医医疗纠纷仲裁机构,公平、公正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