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2008,有一块金牌属于我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8-13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7
  看彭山畜牧经济发展
  千载盛世、万事瞩目,奥运的气息已经弥漫着整个中华民族,我们共同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共享这一国际盛事。 2008年的每一个人都变的格外有意义,虽然我们不是驰骋赛场的运动健儿,也不是服务在一线的志愿者,但是我们的每一份工作,每一岗位都因为有了奥运责任而变的更加神圣。 2008年,有一块金牌属于我们,那是对 30年来,对在畜牧岗位上发扬奥林匹克精神、默默奉献的畜牧人最神圣的奖励。
   彭山县,古称武阳,位于成都平原西南,幅员面积 465平方公里,辖 13个乡镇,总人口 33万,农业人口 26.5万。 2007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 7.1亿元,农民人均牧业增收 150元,出栏生猪 45.06万头,其中 DLY生猪 30.05万头,比 1978年增加 4.92倍;出栏小家禽 1050.90万只,其中山林鸡 61万只,比 1978年增加 262.64倍。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作为农业大县的彭山县其畜牧业经济已成为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大县如何致富?光靠种粮很难达到社会生产的稳定,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彭山县抓住机遇,立足实际,全力发展畜牧业,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把畜牧业作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来抓,使彭山畜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县畜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畜牧业经济一路攀升,彭山畜牧业发展成绩辉煌,畜牧牧业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畜牧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支撑。改革开放后 ,在搞活经济的指引下 ,采取落实责任 ,挖潜革新 ,狠抓管理 ,提出以“科学兴牧”的发展战略 ,积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服务,以科技带动发展,以科技提供支撑来推动彭山畜牧业蓬勃发展。
   畜牧业发展需要科技,科技服务需要人才、需要方式, 30年来在畜牧人的努力下,畜牧系统统机构不断健全完善,各级畜牧兽医站的服务功能逐步建立,畜牧科技人才不断涌出,畜牧科技服务水平日新月异。
   畜牧业科技培训成效显著
   科学推动生产发展,在大力发展畜牧业、推进健康养殖的基础上,彭山县畜牧局不断强化畜牧业科技教育和培训,提高畜牧业技术人员和养殖业主的整体素质。加强与科研单位和教学单位的合作,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加快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抓好畜禽品种改良、动物疫病诊断及综合防治、饲料配制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的推广。
   普及畜牧业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搞好科学饲养的自学性。 30年来,一直坚持每年都采用召开技术讲座、现场会、开展技术咨询以及办板报墙报、举办技术培训班 400期以上,无偿印发技术资料 10万份以上等多形式,将畜牧饲养技术知识传到千家万户,累计培训农民 120余万人次,通过各种方式培训了一批具有中、高等专业知识的人才。
   科技带动推广畜禽品种改良及配套技术
   彭山县是四川省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先后被列为“小康县”和“对外开放县”,同时也是“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全县高度重视畜禽品种改良及一系列配套饲养技术推广工作,经过多年猪种改良及一系列配套技术推广,养猪业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近年来,开展瘦肉型猪基地县建设、良种工程和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彭山县优质瘦肉型猪高产技术推广》、无公害生猪基地建设等项目工作,生猪生产已初显成效。
   30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彭山县已建成万头现代化无公害生猪养殖场,引进了天天绿色食品公司、巨星集团等公司企业与彭山专业养殖大户进行合作;目前全县发展年出栏 5000头以上生猪专业户 1户, 1000头以上生猪专业户 5户,年出栏 500头以上生猪场专业户 30户,年出栏 100头以上生猪专业户 1000户,年出栏小家禽兔 300只以上专业户 1600户。 2005年我县大力发展生态山林养鸡,成效十分显著,被为列为全县 46个重点项目之一,并注册了“三地”牌商标,现在全县年出栏山林鸡 20万余只。 2003我县开始发展奶业,短短几年时间我县已存栏奶牛 1960头,年产奶总量 7040吨。 2004年县委、县政府将种草养羊工作列为全县 30个重点项目之一,我县开展优质种羊胚胎移植取得成功,并获省畜牧食品局无公害肉羊生产基地认证,并打造了“蜀洋牌”无公害肉羊品牌。
   畜牧业社会服务化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促发展。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夯实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以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主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 2005年《国务院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出台以后,我县于 2007年 12月已成功完成了改革,新重建了动物卫生监督所、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增编制 9人, 13个乡(镇)畜牧兽医系统 98名职工由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录用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畜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健全。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指导、支持乡镇站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拓宽业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在服务中发展壮大。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参加畜牧兽医大专院校的函授或脱产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深入开展“畜牧科技服务活动”。选派科技特派员联系养殖大户、基地村、龙头企业,积极开展科技下乡、科技赶场等活动,深入村、社,围绕生猪、肉鸡、肉兔等畜禽优质高产、疫病防治等内容,广泛开展养殖技术培训。
   动物疫病防治扎实有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十分重视动物防检疫工作,严格加强防检安全管理,从源头上解释动物疫病问题,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现在动物防疫、生猪猪瘟免疫密度已达 100%,鸡新城疫免疫密度达 100%,兔瘟防疫密度保持在 80%以上,奶牛、畜禽及专业户饲养畜禽各项防疫密度都已达到 100%。严格执行生猪报检制度,积极推动“放心肉”工程,定点屠宰检疫工作“四到位”原则,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已达 100%。
   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按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原则,继续实行动物防疫责任追究制,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健全疫苗发放记录和免疫档案,确保了畜禽应免密度达到 100%。强化消毒。建立严格消毒制度,要求各规模养殖场在畜牧部门指导下开展日常消毒,动物防疫和兽医诊疗人员进出畜禽圈舍都要消毒,进一步加强了公路动物监督检查站和畜禽及畜产品交易市场的日常性消毒工作。加强疫情监测。按照省、市要求,进一步加强县、乡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的建设,完善各项设施和监测制度,充分发挥村级疫情观察员作用,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各级部门密切配合,狠抓狂犬病防制宣传免疫与扑杀。
   积极探索、规划发展、创新思路、改变理念
   在未来畜牧业的发展上,畜牧人积极探索,不断更新思路、转变观念,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把畜牧业培育成大农业的优势产业。把现代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全面建设新农村的主导产业,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县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畜牧业。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实行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突出地方特色,走大龙头、大基地、大产业的畜牧业现代化之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和畜牧业收入比重,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强化发展理念。坚定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信心和决心,抓住现代畜牧业大发展的浪潮,着力夯实全县畜牧业发展基础,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产业理念。明确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将畜牧业放在主导位置,实施重点集中投入,把畜牧业建设成为集约型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强化创新理念。提升现代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重提高畜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的主动权和竞争力。强化品牌理念。打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软实力,以抓龙头、树品牌为重点,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向规模化、集约化、产品系列化发展。强化基地理念。夯实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推进大规模、专业化、集约化和工厂化养殖,形成优质畜产品供应的规模强势。
   历史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了工作中的喜悦,发展中的希望,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看到了光芒,相信在全体畜牧人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彭山县畜牧业的发展将会走上一条现代化、规模化、标准户、产业化、经营化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为全县农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户增收致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当代畜牧业人应有的贡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