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畜牧新闻 » 正文

养猪:下一个暴利行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8-13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97
见惯了外资投行在国内以巨资开路,以为本次高盛以区区3亿美元、德意志银行以6000万美元砸在国内生猪养殖上,未免有些不疼不痒。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越来越发现,外资投行在国内的猪肉产业链条中,仅走完了第一步———高盛很幸运地成为在中国走完整个猪肉产业链的美国“鬼子”,德意志银行则刚攀上这条转动的产业链。另一泰国正大集团也抛出了要在上海投资养猪的计划。可见,投行在养猪业跑马圈地的绳子已经甩出去,而且可能越甩越远。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想得到赏识,高盛的生猪们也想被赏识并卖出好价钱,如果按常规想法,那些生猪出栏后,马上转手猪肉贩子,似乎卖不出价钱,同时也未免小觑了高盛和德意银行的精明头脑。要想让高盛旗下的生猪们以体面的高身价登上世人的餐桌,仿佛“深加工”才是唯一出路。

  深加工,谈何容易?让湖南福建的“高盛猪”远赴双汇在广东清远的生产加工线,显然不太可能,这些“美籍”肉猪,难免忍受不了路途劳顿之苦,卖相一定很差。倘若再遇雪灾,“路有冻死猪”也不是奇闻。

  所以一部分人说,高盛必须在上述两地周边增设深加工生产线。但高盛新纳入囊中的区区几个养猪厂,显然满足不了“深加工生产线”的胃口。更多的中国养猪专业户,需要抓耳挠腮加入到高盛新一轮的养殖并购中。

  而另一部分人,以广州天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为代表,一语道破天机。他说,去年下半年到今天,“国内养猪企业纯利可达30%-40%.”双汇(高盛控股)做了10年的利润,可能比不上广东温氏今年80亿元(估算)的利润。

  猪肉养殖产业转移,带来这个机会,陈生预期在未来5年-7年,还有两至三次猪肉价暴涨暴跌的机会。而高盛们,只是想利用这些机会卖猪疯赚。

  所以他断言:高盛下一步,还是养猪卖猪。

  与其说国外投行进驻中国养猪业带来了危机,不如说他们刚将中国农业敏感的链条,轻轻地拉开了一个豁口。有人发现了,疾呼,据说还给国家相关部门写了“内参”;有人无所谓,说这链条留着就是给大家一起拉的嘛,谁拉谁得利。

  1.华北猪肉消耗圈:

  以辽宁养猪基地为核心,覆盖北京等地。

  2.华中猪肉消耗圈:

  河南和山东属于中原地区猪肉供应源,地处胶东半岛,其覆盖范围波及韩国和日本,肉禽类多有出口。

  3.华东猪肉消耗圈:

  以江苏为核心,辐射上海等地。

  4.华南猪肉消耗圈:

  湖南、广东等养猪重地除自产自消外,还输出港澳,为国内最大消耗圈。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