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及分型
新城疫病毒(NDV):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
血清型:目前只有一个。
基因型:F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及序列测定进行分型。
2、当前流行状况
(1)主要引起产蛋鸡产蛋量下降,下降幅度可达20~60%;
(2)20d左右雏鸡发病明显增加,造成较大损失;
(3)病毒变异和疫苗免疫不合理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
3、相关依据及研究结果
(1)临床血清学检查结果表明,15~30日龄雏鸡NDV的HI抗体水平较低,存在明显的免疫保 护空挡期。特别是商品肉鸡表现尤为突出,这固然与商品肉鸡本身的免疫反应性差有关,也与免疫时间和免疫方式的选择有关。
(2)不断从临床发病鸡群分离到NDV,其中从15~30d雏鸡群分离的病毒占了绝大部分比重。
表4 近期分离NDV毒株基本情况一览
毒株编号 |
分离年代 |
分离地点 |
品种 |
日龄 |
临床表现 |
备注 |
GM-01 |
2001 |
山东 |
肉种鸡 |
30w |
产蛋下降 |
高HI抗体 |
TJ-03 |
2003 |
天津 |
商品肉鸡 |
6d |
神经症状、死亡率高 |
|
SY-05 |
2005 |
辽宁 |
商品肉鸡 |
33d |
呼吸道症状、死亡率30~35% |
|
ZJ-06 |
2006 |
浙江 |
土杂鸡 |
42d |
高死亡率、内脏出血、神经症状 |
|
DJ-06 |
2006 |
辽宁 |
蛋种鸡 |
13d |
呼吸道症状、气管出血 |
|
HB-06 |
2006 |
河北 |
蛋种鸡 |
21d |
呼吸道症状、死亡偏高 |
|
CJ-07 |
2007 |
新疆 |
肉种鸡 |
22d |
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死亡率13% |
|
AG-07 |
2007 |
天津 |
商品肉鸡 |
20d |
死亡率偏高 |
|
TY-07 |
2007 |
山西 |
商品肉鸡 |
9d |
呼吸道症状、死亡率80% |
|
TJ-07 |
2007 |
天津 |
商品肉鸡 |
20d |
呼吸道症状、死亡偏高 |
|
HB-07 |
2007 |
河北 |
商品肉鸡 |
26d |
呼吸道症状、死亡偏高 |
|
BJS-07 |
2007 |
北京 |
商品肉鸡 |
16d |
呼吸道症状、死亡偏高 |
|
BJB-07 |
2007 |
北京 |
商品肉鸡 |
38d |
呼吸道症状、死亡偏高 |
(3)交叉HI试验结果显示,近期分离毒既有与常规疫苗株相近的毒株,也有与现有疫苗株有一定差异的毒株。
表5 分离流行NDV毒株和疫苗株HI交叉实验结果
病毒 |
抗血清 |
|||||||||||
GM-01 |
TJ-03 |
SY-05 |
ZJ-06 |
DJ-06 |
HB-06 |
CJ-07 |
AG-07 |
TY-07 |
TJ-07 |
HB-07 |
Lasota |
|
GM-01 |
12* |
8 |
12 |
11 |
11 |
12 |
10 |
11 |
11 |
11 |
11 |
9 |
TJ-03 |
10 |
6 |
11 |
9 |
10 |
10 |
9 |
9 |
9 |
9 |
9 |
8 |
SY-05 |
8 |
6 |
10 |
8 |
10 |
9 |
8 |
7 |
8 |
7 |
8 |
8 |
ZJ-06 |
10 |
6 |
10 |
9 |
9 |
10 |
9 |
8 |
8 |
8 |
9 |
8 |
DJ-06 |
7 |
5 |
10 |
7 |
9 |
8 |
7 |
7 |
8 |
6 |
8 |
5 |
HB-06 |
10 |
6 |
10 |
10 |
10 |
11 |
9 |
10 |
10 |
9 |
9 |
6 |
CJ-07 |
10 |
6 |
11 |
9 |
10 |
11 |
10 |
10 |
10 |
10 |
11 |
6 |
AG-07 |
11 |
7 |
11 |
10 |
10 |
11 |
10 |
11 |
10 |
10 |
10 |
7 |
TY-07 |
8 |
6 |
10 |
9 |
10 |
9 |
9 |
8 |
8 |
7 |
10 |
6 |
TJ-07 |
11 |
8 |
12 |
11 |
11 |
12 |
11 |
11 |
11 |
11 |
11 |
9 |
HB-07 |
7 |
8 |
9 |
8 |
10 |
9 |
8 |
7 |
8 |
7 |
8 |
8 |
Lasota |
8 |
5 |
10 |
9 |
10 |
9 |
8 |
8 |
9 |
7 |
10 |
8 |
*表示GM-01阳性血清对GM-01病毒的HI效价是12log2,下同。
(4)F基因氨基酸序列(1-230)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分离株与Lasota株具有一定的差异。
4、诊断及防控要点
(1)临床表现:产蛋鸡产蛋下降明显;雏鸡高死亡率;病毒分离鉴定是确诊关键。
(2)常规免疫基础上加免特殊毒株油乳剂灭活苗。可在10日龄前和产蛋前各免疫一次。
(3)关注早期油苗的应用,要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决定初免时间,通常应放在10日龄左右。
(4)加强15~30日龄雏鸡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
(5)减少应激是防止ND发生的重要环节。
注:本文根据中国农业大学赵继勋教授于2008年6月19日在河北石家庄的报告材料及相关录音资料整理,未讲授部分由本人根据有关材料进行了补充,该文未经赵继勋教授进一步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