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并发回肠炎及绦虫病的病例报告
猪附红细胞体目前在各猪场已普遍存在,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引起发病,一旦饲养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引起猪免疫力下降,就会导致疫病的暴发;猪回肠炎近年来在猪场发生越来越多,其表现一般以腹泻为主,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如果二者发生混合感染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2011年12月份,我县某猪场就发生一起附红细胞体与回肠炎及绦虫病混合感染的情况,初由于诊断错误,造成不小的损失,后经我们综合诊治,取得了满意疗效。
1发病情况安阳县某猪场该批猪共110头,70天前从当地一三元种猪场引进,观察一周后先防疫了猪瘟,第二周防口蹄疫,第三周去势。中间一直正常,猪生长也很快。后来天气骤然变冷,猪舍封闭严密,两天后天又突然转晴、气温回升,但畜主未引起重视,仍封得很严,于是出现了呼吸道症状。个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咳嗽、体温升高,畜主用青霉素、安痛定、地米治疗无效,约于10天后出现死亡。在出现第一例死亡后,畜主携死猪尸体到一兽医门诊看病,结果遇一庸医,在看到猪体表有铁锈样出血点及耳朵发紫时便草率地认定为是猪瘟。畜主在否定了庸医的诊断后怀疑是蓝耳病,遂对全群猪进行了蓝耳病疫苗注射,结果加快了猪群的发病,用苗后仍不断出现死亡,且有死亡加快的趋势。20天来共死亡13头,同时有8头已食欲废绝。
2临床症状初个别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达41.5℃以上,2 —3天后体表逐渐发白,出现咳嗽、气喘,叫声嘶哑,个别耳朵发紫,以后耳尖渐变干。到后期公猪积尿、尿液呈红色、粪便干、多卧少力、身体发抖。个别出现呕吐症状,也有的猪拉黑色发亮的粪便。多数在发病10天后死亡,最后几天有的发病3天即死亡。所有发病的猪膘情都未减。
3病理解剖共解剖2头病死猪,其共同表现有:尸体外观肥胖,眼结膜苍白,体表苍白密布铁锈色出血点。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皮下水肿。颌下、腹股沟、肺门、肠系膜等淋巴结水肿,呈灰白色。气管内多量白色发淡红的泡沫,肺气肿、间质增宽,肺小叶多呈灰白色,中间夹有出血斑或郁血斑。肝肿大发黄、肝小叶明显,脾脏质软、肿大,有黑色出血斑,但不突出表面。肾呈土灰或土黄色,有少量出血点。胃内积有多量黄色液体及少量胃内容物,胃粘膜脱落。胸腔、腹腔、心包腔均积有多量淡黄色清亮液体,心肌稍软、颜色变浅,心房内积有血块。肠系膜及胃壁未见水肿变化,胸腔无粘连,未见纤维素性胸膜炎变化,关节腔无积液。其中一例肝表面有多量绿豆大灰白色坏死灶,均匀分布于肝表面呈星罗棋布状。小肠内有3条绦虫,长约30㎜、头节处约宽1~2㎜,孕节处宽约5㎜,肠壁稍厚。另一例回肠壁增厚呈脑回样变化,肠粘膜有多量出血斑点,自回盲口往前约80㎝积有稀薄的血性内容物;从盲肠到直肠整个肠外观呈黑色,肠壁厚度变化不明显,肠内充满疏松的黑红色粪便。胰脏肿胀。肠系膜血管暴怒,呈特别明显的蓝黑色。
4诊断4.1鉴别诊断尸体外观与猪水肿病很相似,但水肿病常出现胃壁和肠系膜水肿。副猪嗜血杆菌病也经常出现体腔积液,但后者经常出现关节炎和胸膜炎。传染性胸膜炎肺炎,肺和胸膜的炎病严重,经常出现肺与胸壁粘连。猪痢疾出现的血痢与回肠炎有时在临床上难以界定,但后者主要发生在大肠,回肠上无异常表现。4.2实验室诊断—鲜血压滴标本镜检从发病猪耳尖采血1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合、加盖玻片镜检,发现红细胞多呈星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有多量游动的各种形态的虫体,确定为附红细胞体感染。(因基层条件有限,未做其他实验室诊断)根据以上情况,可初步认定是附红细胞体与回肠炎、绦虫病混合感染。
5治疗在对全群猪用季胺类消毒药严格消毒的基础上,用土霉素0.2%、泰妙菌素40mg/吨拌料,同时将多维用量加2倍;个别严重的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20mg/Kg,1次/天,泰妙菌素针剂10mg/kg,每天2次,连用2-3天;大群恢复正常后用丙硫咪唑驱虫。经过一周的治疗,除1头拉血便的猪死亡外,其他全部痊愈,未再出现新的病例。
6讨论本病在初期附红细胞体症状很明显,但畜主习惯于发病后先用青霉素治疗,在配合安痛定、地米的情况下,第一次用药后食欲稍有恢复,但第二天又不吃并逐渐加重,但因初无死亡,并未当成回事。在否定了庸医的诊断后没有及时找别的兽医诊治,结果使损失惨重。因此,畜禽发病后一定要及时找具有执业兽医或乡村兽医资格的人员诊治,不能自己瞎摸索也不能随便见诊所就进。目前差不多各猪场都存在有附红细胞体病源,且该病常因应激因素激发,因此在猪群可能会出现应激状况时,首先要考虑到本病的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该户主在发现猪群发病后用了很多抗菌素,唯独没用土霉素,这也是一大失误。该批猪在发病10多天后的尸体外观仍显示膘情良好,很容易让人想到猪水肿病,但通过解剖可给予排除,其实是皮下水肿和胸腹水的缘故。以前未曾见到寄生有小肠绦虫的猪所具有的病理变化方面的报道,本病例中所见到的肝脏变化特征作者以前也未曾见过,不知这是否是绦虫所引起的特有变化。以往猪的回肠炎在我县均是发生在夏季、主要是大猪发病,但这次却发生于深冬的生长育肥猪,这值得引起注意。猪的回肠炎多以腹泻为主,但本起病例却未曾出现腹泻的症状,这可能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被后者的便秘掩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