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种公猪繁殖障碍分析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9-07  来源:中国保健养猪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86

核心提示:随着养猪模式由一家一户饲养向养猪专业户、养猪场的转化,种猪繁殖障碍显得更为突出。种公猪繁殖障碍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管理不当、疾病等。针对具体原因,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先天性不育

一般近亲繁育的个体常发生隐睾、睾丸发育不全和附睾发育不良,阴茎和包皮缺陷,精液品质不良,因此对这种公猪应及时淘汰。

后天性不育

1.性行为障碍。在交配时,公猪受到惊吓及其他恶性刺激均会引起性行为障碍。应改善公猪配种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2.性亏损。公母猪不分群或公猪交配次数过频,导致公猪性反射衰退,其表现是交配不射精、阴茎不能勃起或拒绝交配。为此,应将公母猪分圈隔离饲养。后备公猪不能利用过早,一般8月龄后才能配种使用,且每周配种次数不超过2次~3次;成年公猪以每周3次为宜,配种旺季可连续5次,休息1天。

3.营养性不育。饲养水平影响公猪的发育以及初情期的来临。1岁以内的公猪营养不足,影响公猪个体的生长发育、睾丸的重量和精子的产生。而公猪肥胖也会造成不育。因此,营养不足的要提供营养平衡的全价日粮和清洁的饮水,夏季可喂青绿饲料,配种负担过重时应加喂动物蛋白料。过度肥胖的公猪要加强运动,适当减料。

4.疾病性不育 阴囊皮肤病、睾丸炎、附睾炎、包皮炎均会引起不育,一经发现应及时治疗。炎症引起的要局部涂复方醋酸铅散或其他消炎软膏,全身应用抗生素。对皮肤病如螨虫引起的要注射依维菌素,若治疗无效应及时淘汰。

5.热应激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高温对种公猪影响最大。使种公猪造精功能产生障碍的极限温度为30℃。为了消除高温环境的不利因素,尤其在夏季高温期间,可采取加强舍内通风、房顶喷洒井水、畜舍周围栽种树木、运动场上方搭置凉棚或建造葡萄架、种植葡萄或丝瓜等攀缘植物遮阴,力求使舍内温度不超过30℃。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