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羊伪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2-04  来源:中国农业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58
  羊伪结核病又称羊假结核病,其特征为局部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有时在肺、肝、脾和子宫角等处发生大小不等的结节,内含淡黄绿色干酪样物质。
  [病因]伪结核棒状杆菌,分类上属棒状杆菌属。该菌对干燥有抵抗力,对热敏感,常用消毒剂均可杀死本菌。
  [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绵羊和奶山羊,以舍饲者多发,有些地区发病率可达10%~50%。成年羊对本病最敏感,1岁左右的羊次之,羔羊极少发病。主要经创伤感染,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吸血昆虫传播。
  [诊断要点] ①症状:本病潜伏期长短不定。感染初期病羊局部发生炎症,后波及邻近淋巴结,慢慢增大和化脓,脓初稀,逐渐变为牙膏样、干酪样。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以后病羊逐渐消瘦,衰弱,有时咳嗽,最后陷于恶病质而死亡。病灶在头部和颈部淋巴结发生较多,肩前、股前和乳房等淋巴结次之。②病变:肉眼可见尸体消瘦,被毛粗乱、干燥;体表淋巴结肿大,内含干酪样坏死物;在肺、肝、脾、肾和子宫角等处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脓肿。
  [防治]平时须做好皮肤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皮肤破伤应及时处理。伪结核棒状杆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但因脓肿有厚包囊,疗效不好。据报道,早期用0.5%黄色素10毫升静脉注射有效。如与青霉素并用,可提高疗效。对脓肿按一般外科手术将脓肿连同包膜一并摘除。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