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痢疾的防治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3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75

本病又称血痢、黑痢。临诊以消瘦、腹泻、粘液性或粘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病理学特征为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盲肠和结肠炎。病原: 为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的猪痢疾密螺旋体。对一般消毒药敏感,对热、氧、干燥也敏感。

一、流行特点

本病只感染猪,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粪便排毒污染环境,易感猪经消化道感染本病。发病季节不明显,流行缓慢持续期长。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7-8天。新发生本病时,常呈急性经过,后逐渐转为亚急性和慢性。

最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死亡率高,个别表现无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病例为厌食,剧烈下痢,粪便内含有胶冻状粘液和血液或血块。随病程的发展,粪便中混有粘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的碎片,味腥臭。病猪精神沉郁,排便失禁,弓腰,腹痛,呈高度脱水现象,往往在抽搐状态下死亡。病程12-24小时。

急性型:多见于流行的初、中期,病初排软便或稀便,继而粪便中含有大量半透明的粘液,粪便呈胶冻样,多数粪便中含有血液和血凝块、脱落粘膜组织碎片。食欲减退,口渴加重,腹痛消瘦,有的死亡,有的转为慢性。病程7-10天。

亚急性和慢性型:多见于流行的中后期,亚急性病程为2-3周,慢性型为4周。反复发生下痢,粪便含有黑红色血液或粘液,病猪食欲正常或减退。消瘦、贫血、生长迟缓。

三、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大肠。急性病例可见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肠粘膜肿胀,内容物稀薄。病程稍长,大肠粘膜表层出现点状坏死或黄色和灰色的伪膜,剥去伪膜露出浅的糜烂面。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感、脾、心、肺无明显的变化。

四、防治方案

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禁止从疫区引种。

2、药物治疗可采用速可宁,0.15ml/kg,一日一次。锋杀百治0.05ml公斤一日一次。穿心莲注射液0.2ml/kg,一日2次。也可用5%痢菌净注射液肌肉注射2—5毫克肌肉注射。

3、可用痢咳停250拌料1吨饲料对全群投喂控制疾病发展。

4、本病尚无有效的疫苗。

5、发现本病隔离消毒。定期用好易洁按1:600配制,对圈舍、地面进行泼洒或喷雾消毒,每周一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