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混感增多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当前我国养猪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迈进,但大家非常困惑的是:药物越用越多,剂量越用越大,药物越用越好,反而猪越来越难养,混合感染的现象越来越多。一旦引起大流行,很难防控,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一、当前混感增多的原因分析
(一)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广泛感染圆环病毒的普遍感染,蓝耳病阳性猪群和隐性猪瘟,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猪免疫力降低,导致更多疾病的免疫失败,猪群免疫抑制,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增强,引起各种细菌病毒继发感染。
(二)高剂量微量元素和霉菌毒素高铜、高锌、高铁能促进猪生长,但超剂量甚至用到临界中毒量的微量元素,图低价用电镀行业出来微量元素,其中含有各种有害重金属及有毒物质,日粮中的霉菌毒素可导致各器官系统功能(特别是肝肾功能)的严重损害和免疫功能的大幅度降低,从而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三)日粮中添加同源性蛋白及外源致病动物有的养殖场片面追求降低饲料成本,盲目添加屠场下脚料及骨肉粉,以提高能量蛋白为由添加各种血浆蛋白,肠模蛋白,致使大量的同源性致病菌(猪瘟,圆环,蓝耳,流感等等)侵入饲料。百病从口入,猪长时间吃这样带菌带毒的日粮,焉能不发病。病猪要采取隔离,死猪要采取深埋消毒。如泛滥肆意流通,必将引起更大的祸害。
(四)消毒药和消毒方法的认识存在误区平时消毒应选择高效低毒的消毒药物轮流交换穿梭使用,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物,而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流行病期间,根据当时的流行疾病选择适当的消毒药物。只有正确的选用消毒药物,严格的消毒措施,准确的消毒方法和程序,才能真正达到消毒目的。
(五)滥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 抗生素及抗菌药物只是用来治疗疾病的,它不能提高猪的免疫力。反而惰化机体免疫活动,免疫器官及免疫功能不能得到充分锻炼发育,抗病力降低,处于亚健康状况的猪群。长期使用抗生素抗菌药物不但培养大量耐药菌株,引发“药源性疾病”和产生耐药性,并且导致发病率增高和发病后无药可治。(青霉素在七八十年代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效果和现在做比较大家就豁然开朗了)。因此,我们不能以预防保健为由滥用抗生素抗菌药物。
二、应对策略规模化养猪行业要健康有序的发展,还得靠大家认真把握好养殖中的每一个程序。并且充分应用咱们华夏瑰宝——中药,用中药去整体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可使用“猪保气”,“圆环皮炎康”,也可添加菌乐促长宝(或益生高免宝)用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平衡链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寄生,相互依存的“和平共处”原则来降低猪群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