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0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380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全身皮肤发红和发热,故又称红皮病。病猪感染后可大批死亡,常呈地方流行,因此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该病原体常寄生于红细胞和和血浆中。附红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一般浓度的消毒药可将其杀死,但耐低温。

一、流行病学

易感染动物有猪、绵羊、牛、犬、猫和其他动物,在不同宿主中存在不同的虫种(如猪附红细胞体、羊附红细胞体等)。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注射针头、交配、手术器械也可能传播本病。目前国内发病主要是猪,吮乳仔猪、母猪、育成猪均可感染,呈地方性流行,由于被感染的猪不能产生很强的免疫力,易发生再度感染。其他动物感染大多为亚临症状,病例的发生率明显低。孕母猪流产,个别不流产的超过预产期,产弱仔猪。猪附红细胞体是寄生在猪红细胞表现的一种附红细胞小体,各龄猪均可感染。本病的传播途径还不十分清楚,据认为在正常管理条件下的健康猪单纯感染附红细胞体不至于发生急性症状,临床上常因感染其他传染病而并发,一般多发于温暖的夏季,尤其是雨后湿度大的时候,气候干旱少发生。

二、临床症状及解剖变化

本病是以高热稽留,皮肤发红、黄疸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猪传染病,仔猪和生长猪死亡率较高,病猪厌食、嗜睡、体温升高、贫血、黄疸、皮肤红紫。可视黏膜初充血,后苍白,黄染,尿黄。全身皮肤发红,指压不褪色,最后变为青紫色;粪便干结,有时便秘、下痢交替。耳发绀、变干,边缘向上卷起,血液稀薄,血凝不良,后期血液粘稠,呈紫褐色。也有的后肢麻痹、呼吸困难、咳嗽等,严重的眼睑粘连,发绀。公猪可出现尿鞘积尿。部分怀孕母猪早产、流产、死胎,偶见母猪乳房或外阴水肿,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病猪最后卧地不起,全身循环系统失调,衰竭死亡。
解剖可见全身脂肪和脏器官显著黄染,肝、胆、脾、淋巴结肿大,心包及胸腹腔积液,血液稀薄似水样,确诊须作涂片染色镜检。

三、防控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定期使用使用绿健消毒,减少应激因素(闷热、拥挤等)的刺激,并定期驱虫。

2.可用绿源混感康1kg+金六福1kg+绿源免疫肽1kg拌料1吨,连用1周进行有效预防,对已发病猪可用长效赛附先+重症金方分点注射,同时用绿源混感康1kg+绿源免疫肽1kg+肝肾康0.5kg兑水1吨进行饮水。连用5-7天,可收到明显的疗效。
此病易混合感染,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较大,但此病预防效果良好,主要在于平时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做好猪场环境卫生,不养猫,并做好防鼠工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