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多时的美牛瘦肉精解禁问题,在3月5日台行政机构提出“安全容许、牛猪分离、强制标示、排除内脏”四大原则下,宣示有条件开放美牛解禁。在此,台当局说明是以岛内民众健康优先考量下,对台湾地区整体利益进行完整评估,未来将全力配合台立法机构修规与强化党团沟通,不会径以行政命令开放瘦肉精进口。
因此,接下来的焦点将移转到立法机构,目前“朝野立委”已经提出瘦肉精管控的《食品卫生管理法修正草案》,交付社福卫环委员会审查。其中亲民党版本主张依联合国标准,其他蓝绿3个版本都主张零检出。我们都很清楚立法机构为民众健康把关的用心,只是美牛问题不仅是肉品开放问题,其背后涉及外事交流、经贸及产业等层面的影响,虽然台当局也一再强调必须衡量台湾地区利益,但显然还需要更多部门机关加以宣导与民众沟通。
关于美牛影响台美的经贸利益,近日台经济部门主管表示,美牛问题已影响台美中长期的经贸关系,台美TIFA(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已将近5年没有谈判,在此情况下台美FTA也无法启动,更对加入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越形困难。为使台湾地区加入区域经贸与维持台美友好关系,美牛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台湾地区是一个出口导向的经济贸易体,若被国际社会边缘化,则岛内产业势必遭受严重冲击,经济也将陷入困境。而TPP是未来主导亚太区域经济的主轴,在美国扮演龙头地位下,连同日本10个国家,将来可能超越欧盟成为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经济体,台湾地区位处亚太地区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根据岛内关税部门资料显示,台湾地区在出口市场方面,前10大出口国中TPP会员就有5个,依序为美国11.79%、日本5.91%、新加坡5.48%、越南2.92%及马来西亚2.23%,出口至5个国家比例合计约占25.41%.另在进口市场方面,前10大进口国中也有5个TPP会员国入榜,分别日本18.54%、美国9.15%、澳洲3.87%、马来西亚3.05%与新加坡2.82%,合计约占37.43%.
以上数据突显出TPP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利益息息相关,未来关税减让更势必带来可观的贸易效果,故有必要加紧脚步。当全球卯足全力参与开放,若台湾地区一昧的采行保护措施或踌躇不前,而没有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因应措施,其伤害可能将比担忧开放后对产业的冲击还要可怕。
其实贸易谈判本来就互有利弊,以韩国为例,本月中旬美韩FTA正式生效,届时除了增加国内产品出口竞争力之外,也将提高南韩国家GDP的3.5%与增加35万个就业人口。但相对的韩国也为FTA在牛肉议题上付出代价,即同意只出口30月龄以下牛肉和内脏到南韩,然而政府提出农民补贴政策,如补贴每头牛约一千美元,每头猪约九十美元的配套措施。
反观台湾地区的牛肉问题,台湾的牛肉大部分来9成以上自于进口,据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前3大进口国为澳大利亚39.3%、美国32.1%及纽西兰21.8%.换言之,岛内牛肉并不会因为开放而对产业有所冲击,唯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食品安全疑虑。
因此,台当局针对莱克多巴胺相关科学性问题,邀请医学、公共卫生、食品、药理及兽医等方面专家共同与会研讨。根据第三次跨部门技术谘询小组专家会议的结论表示,没有科学证据食用饲料添加莱克多巴胺的肉品对人体有害,但也有人提出质疑没有科学证据证明无害。对此,台当局提出“强制标示”政策,严格执行标示进口牛肉的产地资讯,让喜爱美国牛肉的民众在清楚风险下购买,让有疑虑的民众趋避风险。至于猪肉问题,台当局保证绝对牛猪分离,不会让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进口,请养猪团体放心。
随着全球化与科技的进步带来了贸易利益,但却也带给人类食品安全等风险,世界各国、各地区莫不为此订定食品安全管理方法,台岛亦是如此。由于食品是人类赖以维生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加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抬头,食品安全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如何在台湾地区的整体利益下与民众进行风险沟通,是现阶段台当局必须克服的课题。
一般而言,社会大众对风险的认知多为电子媒体、资讯网路所影响,大部分为二手资料。因此,面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充满不确定性与疑虑的情况下,建议台当局有必要重视与民众的双面沟通,除了专家意见也应纳入公众意见进行风险评估,让民众掌握食品安全的动向,建立民众对台当局的信任,相信才是创造台湾地区利益与民众健康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