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52

产后瘫痪是奶牛特有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病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3天内发病病牛卧地不起,四肢无力,头向后侧倒卧,多呈“S”型,知觉丧失,食欲废绝,体温下降,血钙含量7.0毫克以下。

减少奶牛产后瘫痪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措施有:

1.母牛在产前2个月开始停奶,确保胎儿与母体的营养需要。在母牛干奶期,最迟从产前2周开始转入产房,开始低钙高磷饲养,减少从日粮摄入的钙量,这样可激活甲状旁腺的机能,从而提高吸收钙的能力,使产后很快适应,能及时动员骨骼中的钙溶解出来,保持血钙正常含量。

2.奶牛停奶后,要减少谷物精料的饲喂量,增加优质干草的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减少难产的发生。

3.奶牛产后,不能让母牛喝冷水,喂一些温水,撒些麦麸在水中或加些红糖,或喂一些龙胆酊之类的健胃药,保证其有良好的消化机能和旺盛的食欲,有利于产后恢复。

4.母牛产犊后,不要急于挤奶,初挤时不要把奶挤净。正确的挤奶方法是,少量多次,逐日增加,1~2天挤出奶的1/5~2/5,产后第6天开始挤净,防止钙从初乳中大量排出而造成血钙骤降而造成瘫痪.

5.母牛产后,立即恢复高钙饲料,保证奶牛的钙代谢平衡。

6.有条件的奶牛场,可以在产前8天开始肌注V3,每天一次至临产,并在产前4周到产后1周,每天增喂30克镁,以预防血钙下降时出现的抽搐症状。

7.保持牛体、产房的清洁卫生,保持牛舍安静,预防可能诱发产后瘫痪的各种应激反应,注意观察牛群动态,及早发现瘫痪迹象,治疗越早越好。

8.产后瘫痪病的治疗以静注氯化钙20~30克或葡萄糖酸钙,以补钙为主,若配合10%~25%葡萄糖液及氢化可的松使用,疗效更佳,一般静注后2小时即能站起。严重者可配合其它疗法对症治疗,静脉注射钙剂一定要缓慢,切勿漏于皮下,补钙剂量要适当,少则达不到疗效,多则影响心脏功能,发生危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