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黄牛传染性角膜炎的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1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53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名红眼病,是危害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之后发生角膜浑浊,浑浊物呈乳白色。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多病原的疾病。牛摩勒氏杆菌是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主要病菌,是一种长1.5~2.0微米,宽0.5~1.0微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多成双排列,也可成短链状,有荚膜,无芽孢,不能运动。只有在强烈的太阳紫外光照射下才产生典型症状。用此菌单独感染眼,或仅用紫外线照射,都不能引起此病,或仅产生轻微的症状。本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弱,一般浓的加热至59℃的消毒剂,经5分钟均有杀菌作用。病菌离开病畜后,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一般不超过24小时。

2.1流行特点:本病不分年龄和性别,均易感染,但犊牛发病较多,头部的相互摩檫和通过打喷嚏、咳嗽而传染,主要发生于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其他季节发病率较低。一旦发病,传播迅速,多呈地方性流行性。青年牛群的发病率可达60%~90%。

2.2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潜伏期一般为3~7天,初期患眼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疼痛,其后角膜凸起,角膜周围血管充血,结膜和瞬膜红肿,或在角膜上发生白色或灰色小点严重病例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形成角膜瘢痕及角膜翳。多数为一侧眼患病,后为双眼感染,病程一般为20~30天。

3.1切勿从疫区引进牛、饲料及动物产品,引进的牛要隔离观察3~7天,严格消毒圈舍、器具,观察无病的方可入群。

3.2对病牛要立即隔离,早期治疗,避免强烈阳光刺激。

3.3对病牛用2%~4%的硼酸水洗眼,拭干后在用3%~5%弱蛋白银溶液滴入结膜囊,每日2~3次。也可滴入青霉素溶液(每毫升含5000单位),或涂四环素眼膏。或用中药治疗:兰砂粉(硼砂、朱砂、沙各等份,研为粉末)用竹管吹入眼内;硼砂6克、白矾6克、荆芥6克、防风6克、郁金3克,水煎后去渣,趁温洗眼。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