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用药知识 » 用药常识 » 正文

雏鸡阶段药物使用应注意两个关键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11  来源:兽药营销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51

1.注意用药的目的和意义

养殖生产中,许多养殖户对雏鸡早期预防用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为什么要使用药物,在哪个阶段使用什么药物等,养殖户都没有清楚的认识。雏鸡阶段用药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切断垂直传播的疾病,降低免疫和管理带来的应激反应。我国是霉形体和鸡沙门氏菌感染的重灾区,由于许多父母代鸡场都未进行霉形体和鸡沙门氏菌的净化,致使种鸡的感染率较高,而这两种疾病均可垂直传播,种鸡在感染后两个月内种蛋传递率为30-40%,以后比率下降不定,但终身传染下一代,这就导致霉形体和鸡沙门氏菌在许多商品鸡场的蔓延,严重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加之生产中大量使用非SPF蛋生产的疫苗,使得霉形体的防治工作更加复杂化。因而,雏鸡阶段,我们必须通过“提早用药、定期用药”来减少霉形体和鸡沙门氏菌在鸡群的传播,降低鸡群的早期感染。首先,我们应重视雏鸡头5天内的用药,通过用药切断垂直传播的细菌性疾病,净化鸡群,减少鸡群日后的用药量,所使用的开口药应选择高效、广谱的,既对鸡沙门氏菌有效,又对霉形体有效的药物,如双头孢+普杀平。另外,雏鸡阶段,每次免疫工作后,都是预防用药的关键点,都应投喂抗慢呼的药物,降低这些应激因素带来的呼吸道反应。

2.注意谨慎使用治疗性的复方药品

目前,我国养殖生产中,存在着大量使用复方药品的现象,这些药品中含有解热镇痛、平喘、祛痰、拟肾上腺素等对症治疗的辅料,用于辅助治疗鸡群的发病会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然而,将含有这些辅料的治疗性药品用于雏鸡的预防用药,会严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造成鸡群的免疫抑制,降低机体的抵抗能力(兽医临床常用对症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见下表),因而,我们不能随意地凭经验将治疗性的药品用于雏鸡的预防用药,雏鸡用药应选择成分、含量清楚的药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