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山羊伪结核病的预防与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8-1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56

山羊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棒状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该病在羔羊中少见,随年龄增长,发病增多。感染初期,局部发生炎症,后波及邻近淋巴结,慢慢增大和化脓,渐变为牙膏样、干酪样坏死。病羊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屠宰时才被发现。如体内淋巴结和内脏波及时,则病羊逐渐消瘦,衰弱,呼吸加快,时有咳嗽,最后陷于恶病质而死亡。

[ 预防 ] ( 1 )平时须做好皮肤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皮肤破伤应注意及时处理。

( 2 )发现病羊应时隔离治疗。

[ 治疗 ] ( 1 )伪结核棒状杆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但因脓肿有厚皮囊,疗效不好。早期用 0.5% 黄色素 10ml 静脉注射有效。如与青霉素并用,可提高疗效。

( 2 )对脓肿按一般外科常规处理,在脓熟透皮未破之前,用刀切开,将脓排除,用浓碘酒消毒,创口内塞入浸有碘酒的纱布条,将脓汁清理深埋,地面用百毒杀消毒。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