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细菌内毒素--猪病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68

细菌内毒素,是G-菌细胞壁上的特有结构,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当细菌死亡自溶或粘附在其它细胞时,才表现其毒性,为外源性致热原,可激活中性粒细胞等,使之释放出一种内源性热原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猪某些病原体,如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生脓放线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嗜血杆菌属、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在使用抗生素时会诱导革兰阴性菌释放大量的内毒素,细菌内毒素可通过两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内毒素血症,导致机体发热、血压降低、休克、白细胞减少、出血倾向、肝脏损伤及心力衰竭等,很多严重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细菌释放的内毒素有关。因此,治疗时,若不注意清除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势必会增加猪病治疗难度。

对策:配合使用细菌内毒素吸附剂,目前最常用的有中药制剂,特别是清热解毒类中药,单味或复方均可,单味的有板兰根、双黄连、清开灵、大黄、柴胡、双花、连翘等,复方制剂有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散、热毒清、清营汤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