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瘤头鸭的形态特征及饲养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1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68

瘤头鸭的形态特征及饲养管理

鸟纲雁形目(Aeriformes)鸭科(Anatidae)栖鸭属。又名麝香鸭、疣鼻栖鸭、番鸭或巴西鸭。欧洲许多国家称之为火鸡鸭,在法国则称为蛮鸭。现已被视为家鸭的一种。

瘤头鸭经驯化的瘤头鸭体质健壮;体躯长宽,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头、颈中等大小。眼周围和喙的基部有皮瘤,头颈部有一排纵向长毛,受惊时竖起呈刷状。胸、腿肌发达,翅膀较长(30~50厘米),有一定飞翔能力;腿较短而健壮,步态缓慢而平稳。尾较长而窄。羽毛有黑、白、褐、浅蓝、青铜和青灰等色。黑羽鸭的羽毛带绿色光泽,皮瘤黑红色,较单薄,喙红色带黑斑,虹彩浅黄色,蹠蹼多黑色。白羽鸭的喙粉红色,皮瘤红色,肥厚,虹彩浅灰色,蹠蹼橙黄色。鸣声低哑。

公鸭在繁殖季节散发麝香气味。性情温驯,不喜游水。爱清洁,从不脏污垫草及其所产的蛋。

成年公鸭体重2.2~5千克,母鸭2~3千克,早期生长速度较一般肉用型鸭迟2~3周,但胴体的胸、腿产肉率比北京鸭约高10%;因而在肉鸭业产品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成熟期6~9月龄,年产蛋60~120个,蛋重70~80克,蛋壳白色。善抱,孵化期35~36天;雏鸭生活力强,易管理。瘤头鸭与家鸭杂交产生的一代杂种称半番,亦称骡鸭,无繁殖能力,雌雄体重相似、性情驯顺,耐粗饲,增重快而肉质好,被广泛用于肉鸭和肥肝生产。

其与北京鸭的杂交一代7~10周龄活重达3~5千克,瘦肉率高,肉质细嫩,至3~4月龄经专门填肥,每只可产500~700克重的肥肝。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