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领导技巧 » 正文

老板如何集权与放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1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76

品牌经营的成功与否,根源往往在于企业的最高决策者,而非职业经理人,更非普通员工。

品牌经营的成功与否,根源往往在于企业的最高决策者,而非职业经理人,更非普通员工。老板作为公司战略及其经营的决策者,其对企业资源和经营平台具有绝对的控制和支配权,老板的眼光、境界、胸怀、嗜好和专业局限性等等,或者不用务本之策,或者不用务本之人,而乐于务末之事。

务末之事,通常做起来要容易些且摸得着、见效快,而务本之事往往是战略层面的东西,来得缓、见效慢。在这个过程中,老板特别要掌握好集权与放权的关系。

俗话说:“明主好要,暗主好详。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荀子·十一王霸》)聪明的老板善于抓住要点(纲领和战略),而愚笨的老板却喜欢(事无巨细一齐抓)事事都管周详。老板善于抓住要点(大政纲领),一切事情都可以(落实到位)处理周详;老板喜欢(事必躬亲)事事都管周详,结果是一切事情都容易荒废。

一个企业在创业时期,老板往往是事必躬亲、全责全能,这对企业的快速决策和发展是有好处的。然而,等到企业上了一定规模,老板就要逐步退出一些事务性工作,分权授权给其他贤能之士,建立团队管理和现代公司制度。否则,老板如果太能了,独任己而眼中无贤,当然就没有可用之人了。

虽说“谋于众,独于断”即“谋之欲多,断之欲独,断之欲明。”(《草庐经略·卷二受善》明,无名氏)谋划要多听众人的意见,决断要有自己的主见,决断务求明达。即谋划事情要商量,商量的人多可以集思广益;但最后的敲定,却要明断。但是,“公议不可不恤,独断不可不谨。”(《宋史·刘安世传》)议事时,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将民主意见汇总于决策者,由决策者在全面总结归纳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公司资源条件、内外形势和环境等,最终做出决策。其决策则一定是因应于消费者的利益和需求而做出的战略选择。

因此,“谋之在多,断之在独。谋之多,故可以观利害之极致;断之独,故可以定天下之是非。”(《上体要疏》宋,司马光)谋划时的策略要尽量多考虑一些大家的意见,最后决策时却要独断。人多计谋广有利于考虑周到,观察利害之细微;决策独断则可以避免众人纷纭的干扰,以果断决定天下之是非。

所以,品牌经营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最终体现,做老板的要学会当好裁判,而非使自己成为球星;要学会当好资本家,而非使自己成为职业经理人;要学会做个企业家,而非仅仅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特别要紧提是,务必要把握好“集权与放权”两者之间“度”的关系。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