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水产 » 正文

虹鳟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1-13  来源:中国兽药114  作者:玉米  浏览次数:423
  1、细菌性烂鳃病 
  [诊断] 病鱼鳃部分泌异常性粘液,并局部褪色。严重时菌体覆盖整个鳃表面,甚至使鳃叶粘连。水温在4℃~7℃时易发此病。 
  [治疗]用硫酸铜溶涂浸洗病鱼,或每立方米可用1克呋喃剂闭水源在池内浸洗。 
  2、烂鳍病 
  [诊断]发病初期,在体表、鳍的前端、吻端及鳃等处出现灰白色的小斑点,病情发展时,鳃的前端、鳃盖、吻端、体表等处出现破伤且有裂鳍条,这时鱼不摄饵,菌体已侵入组织内。 
  [治疗]同上。 
  3、狐菌病 
  [诊断] 病初摄饵正常,当体表和鳍基部稍发黑时即离群独游。眼球突出,局部肌肉肿胀,鳍基部、体表、口腔、肛门出血。严重时表皮糜烂、破裂、变白、脱鳞、真皮溃坏、肌肉坏死、裸露。有时到处出现小血点。 
  [治疗] 用孔雀石绿洗浴,投喂磺胺类药物、抗生素。 
  4、疖疱病 
  [诊断]体则肌肉膨胀隆起,有球状患处,其内容物为溶解的组织片或血液等的浓汁。稚鱼只见体侧有小的红点,还出现胸鳍、腹鳍基部出血、肛门扩张出血等症状。严重时体色发黑、贫血、眼球突出。检查内肠道有炎症。内脏出血,特别是肾脏后端肿胀。 
  [治疗]投磺胺类药和抗生素;或食盐水浸洗,用孔雀石绿水浸洗。 
  5、水霉病 
  [诊断]病鱼体表或鱼卵寄生有灰白色棉絮状菌丝。 
  [治疗] 用孔雀石绿水浸洗和高锰酸钾洗浴1小时。 
  6、六鞭毛虫病 
  [诊断]虫体多寄生在稚鱼的胃、幽门垂、肠、胆囊、肝脏等组织中。 
  [治疗]投痢特灵药物。 
  7、小瓜虫病 
  [诊断]虫体寄生于鱼的体表,寄生处有许多小白点。 
  [治疗] 用孔雀石绿静水浸洗或用福尔马林浸洗。 
  8、三代虫病 
  [诊断]鳃部浮肿,鳃盖张开,鳃丝暗黑色。虫体寄生的主要部位是体表,鱼常激烈跳跃或侧身摩擦。 
  [治疗]用孔雀石绿洗浴,用高锰酸钾洗涤、食盐水浸洗。 
  9、肝脂肪变性病 
  [诊断]病鱼极度衰弱,体色发黑,鳃色变淡,独游水面或在排水口附近慢游。发病原因主要是饲料中的油脂氧化败坏而引起。 
  [治疗]改善饲料的质量,增加维生素E的含量。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