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肉鸡猝死综合征的症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2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33

一、病因 又称暴死症、急性心脏病、翻筋头症。发病原因很复杂,一般认为下下列因素有关。

1.营养因素 据称高蛋白可减少腹脂,降低了对热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死亡率。饲料中脂肪水平及脂肪类型对本病的发生有影响,日粮中添加脂肪时,发生率显著地高于未添加脂肪鸡,在日粮中添加葵花籽油(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可显著降低本病的发生。日粮组成可能是影响本病发生的因素之一,饲喂葡萄糖高的日粮,比喂含玉米高或动植物性混合脂肪的日粮发病率高1倍以上,小麦—豆饼型日粮比玉米—豆饼型日粮的发病率高。喂颗粒饲料的鸡的死亡率较喂粉料的鸡群高。维生素及矿物质也可能与本病有关,饲料中水溶性维生素如吡哆醇、硫酸素、生物素高于需要标准时,可减低死亡率。添加钾可减低发病率。若每1千克日粮中添加生物素150微克可减少发病率。

2.环境因素 引起本病的环境因素很多,高度噪音、持续强光照射、饲养密度大、惊吓,均能诱发。突然转群,通风不良等不利于因素可导致本病发生。

3.遗传与个体因素 包括品系、性别、生长速度等。一般认为生长速度快,体况良好的鸡多发,雄性鸡发生率高于雌性鸡,公鸡占总死亡率的70~80%。

4.酸碱平衡 据报道,鸡经静脉注射20%的乳酸溶液,几秒钟后即出现典型的猝死症状。同时发现病鸡中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鸡,这就提示酸碱平衡失调是该病发生的一个原因。

5.药物因素 鸡喂离子载在抗球虫药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

二、流行特点 一年因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冬两季发病略高,澳大利亚学者研究发现冬季要比夏季更高一些。肉鸡发病有两个高蜂期,即3周左右和8周龄左右多发。肉鸡体重愈大,发病愈高,公鸡的发病率比母鸡高,约为3倍。种鸡以开产前后为发病高峰,公母鸡发病率基本相同,种鸡的发生率低于肉用鸡。发病急,突发性死亡,发病鸡群死亡率为2~5%.惊吓、噪音、饲喂活动及气候突变等应激因素均可使死亡率增加。

三、主要症状 一般发病前不表现明显的征兆,突然发病,病鸡失去平衡,向前或向后跌倒,翅膀剧烈扇动,有的向上钻跳,发现狂叫或尖叫,很快死亡。死亡的鸡多数表现为背部着地,两脚朝天,颈部伸直或扭曲,当数鸡呈腹卧或侧卧姿势。

四、剖检特征 可见鸡冠、肉垂充血,肌肉苍白,嗉囊、肌胃和肠道充盈肺弥漫性充血,右心房扩张,鸡心脏比正常鸡大几倍,心包液增多,偶见纤维素性渗出,肝轻度肿大,质脆,色苍白,有时出现破裂。脑充血,有出血点.

五、防制要点 限制饲养前期饲料中的营养水平,降低肉鸡生长速度,改颗粒饲料为粉状饲料,调整饲料类型。添加生物素被认为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凼叶,每千克日粮添加300微克。对10~21日龄鸡群可用碳酸氢钾预防,每只鸡为0.5~0.6克,饮水,连用3天,或每吨添加3~4千克拌食,连用3天。2~3周龄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以19~20%为宜,脂肪含量勿高,用植物油为宜。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要充足。此外改减饲养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换气,减少热应激反应,重视光照时间和强度。科学配制日粮。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