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特点
1.传染性腺胃炎可在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上传播。该病在目前的817肉杂鸡上也可发现。该病现在全国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发病率在各个地方因地域和饲养管理上不同,一般最低发病在10%左右,死亡率高达30%左右。有报道肉鸡在21日龄可见该病发生。蛋鸡上发生该病一般病程在两周左右,感染该病死亡高峰在一周以上。
2.该病病因复杂,病原可能是垂直传播,在同一鸡场同一批鸡发现不同品种的鸡只同时发生。怀疑是种鸡垂直传播。
二、该病的发病诱因
1.饲料诱因:饲料营养不平衡、蛋白低、维生素缺乏等都是该病发病的诱因。
2.眼炎是本病的重要诱因,临床发现凡是有腺胃炎的鸡场首先是有眼炎类症状先发生。
3.现在一些垂直传播的病原可能也是该病的诱因,如临床常可发现的网状内皮增生症、鸡贫血因子、马立克等。
三、临床症状
病鸡在临床上表现出羽毛蓬乱、无精神、翅膀下垂、采食量和饮水量明显减少,鸡有流泪和肿眼症状,并伴有呼吸道症状,排白色或绿色稀粪。
引起腺胃炎及肌胃糜烂的原因
(1)饲料营养不良、硫酸铜过量、日粮的氨基酸不平衡、日粮的生物胺(如鱼粉、玉米筛出物、豆饼、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缺乏日粮纤维、禁食、断水等都易发生此病;
(2)饲养密度过大,雏鸡早期育雏不良,雏鸡运输时间长,脱水等是此病发生的诱因。
(3)霉菌毒素等。
(4)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是腺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1、不明原因的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各种细菌、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病;
2、一些垂直传播的未知病原或被特殊病原污染了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原,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REV)、鸡贫血因子(CAV)等;
3、上皮细胞的腺病毒包涵体、呼肠孤病毒感染是组胺发病机制中的因素之一4、厌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有时也是溃疡性肠炎和坏死性肝炎的继发感染因素。
防治
本病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第一:以病毒魏氏梭菌为主;第二:考虑到霉菌毒素治疗:康尔得200斤水/袋,氟苯尼考200斤水/袋、肾必治400斤水每瓶混合集中两次用,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