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正文

猪场的布局、选址与污染处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1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3

猪场的布局、选址、污染处理一直是猪场管理必须严格和慎重考虑的几个方面。要妥善解决这些关键点,首先要摒弃传统的选址和污染处理观念,跟上猪业发展的步伐,从生态、环保、猪群健康的角度做好猪场管理。

一、改变观念

传统上,猪场的选址多注意避开周围环境对养猪生产不利的影响。例如,避开人类在猪场附近的频繁活动、噪声,工业尘埃及废气等,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质好、交通便利等条件,但就猪场本身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往往考虑不足。猪场对周围环境带来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性的污染及危害不容低估,如猪牺带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场排泄物中的二氧化硫、氨气等臭味,排泄物中存留的大量氮、磷、重金属、药残等对土地、水源和空气的污染,猪喂食及受惊时发出的噪音等。从规模化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必须考虑猪场对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寻求人类生存和养猪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探索养猪业与整个大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二、规范选址

猪场的选址布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农业生产状况,为粪污找出路,力求实现种养平衡、养猪业与农业的良性循环。不同地区的土地类型和种植结构不同,需肥量也有所不同,超过耐受量则易造成污染,另行处理要增加成本。德国等欧盟国家规定每公顷土地猪的最大饲养量为9~17头。农业上,瓜果、蔬菜、牧草、花卉及经济作物、林木区需肥量大,可作为选址设场的重要因素。单个猪场的规模不宜过大,猪场与猪场间的布局不应过密。本文来自福建畜牧兽医网,转载请注明。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