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兔场无公害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7-10  来源:- 未知来源 -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88
  一、疾病控制原则
  1.加强饲养管理
  养兔必须提供足够的营养、适宜的环境条件,配合良好的疾病控制措施,否则就难以达到目的。应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自繁自养。兔场应尽可能从本场选择健康的良种公兔和母兔进行繁殖,这样既能有效地组织生产和改善兔群的质量,又能防止引进新兔时可能带来新的疾病。
  科学配制日粮。全价的日粮及平衡的营养是避免营养不良和实现繁育计划的重要保证。配制日粮既要有好的配方,又要有优质的饲料原料;饲料原料多样化能防止某些营养物质的过量或缺乏;对饲料原料进行科学的加工调制,能有效地保证日粮营养水平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并预防许多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科学管理。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给兔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舍内小气候环境条件,促使家兔正常生长繁殖。在对兔的日常管理上要坚持按大小强弱分群饲养,定时定量喂草料,根据不同兔的营养需要增减饲喂量,变换草料要逐渐过渡。坚持选种、选配,避免近亲繁殖,有计划地安排生产。
  2.抓好环境卫生
  兔场环境卫生的好坏,与疫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污秽的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的孳生与疫病的传播。因此,要保证家兔所处环境的卫生状况良好。
  兔笼、兔舍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每天清扫笼舍内的粪便及污物,并运至远离兔舍的地方堆积,发酵30天以上再用作肥料。
  饲草和饮水要清洁,青绿饲料不得使用高毒农药防病、杀虫,污染农药的野草不得用来喂兔。避免兔吃发霉、腐败饲草和饲料。兔饮水质量应达到人饮用水的质量标准,不让兔饮用污水和冰冻水。
  杀灭蚊、蝇、鼠等,它们是病原体的宿主和携带者,能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应当清除兔舍周围杂物、垃圾及乱草堆等,填平死水坑,并采取杀虫、灭鼠和灭蝇措施。
  3.加强卫生防疫
  必须贯彻执行防疫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思想,必须制定和遵守《卫生防疫制度》。
  兔场要与外界隔开,生产区大门设有消毒池和 <meta http-equiv=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