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兔瘟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7-10  来源:云南农业信息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74
  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类家兔在各年龄段均易感染。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高达95%以上),断奶幼兔有一定的抵抗力,哺乳期仔兔基本不发病。  
  一、临床症状 
  可分为3种类型。  
  最急性型:无任何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死前多有短暂兴奋,如尖叫、挣扎、抽搐、狂奔等。有些患病兔死前鼻孔流出泡沫状的血液。  
  急性型:精神不振、被毛粗乱、迅速消瘦。体温升高至41℃以上,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死前突然兴奋,尖叫几声便倒地死亡。  
  以上两种类型多发生于青年兔和成年兔。  
  慢性型:多见于流行病发生的后期或断奶后的幼兔。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爱吃食、爱喝凉水、消瘦。病程两天以上,多数可恢复,但仍为带病毒者而感染其他健康家兔。  
  二、病理变化  
  病死兔全身出现败血症变化,各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和水肿。  
  三、预防  
  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预防接种疫苗是防治兔瘟发生的最佳途径。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