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羊乳房炎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7-09  来源:- 未知来源 -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50
  羊乳房炎是乳腺、乳池、乳头局部的炎症,是奶羊群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以舍饲的高产羊和经产羊多发,其中干乳期或分娩期又高于泌乳期。
  一、病因
  本病多由挤奶时损伤乳头或分娩后挤奶不充分,乳汁积存过多及乳房外伤等引起。感染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化脓杆菌、大肠杆菌、假结核杆菌等。也可见于某些传染性疾病,如结核、口蹄疫等,以及子宫炎等疾病。
  二、症状
  轻者症状不明显,仅乳汁有变化。严重时,表现红、肿、热、痛、乳量减少。乳汁中常混有血液、脓汁和絮状物,呈淡红色或黄褐色。如发生坏疽,手摸感到冰凉。如转为慢性,乳房内常有大小不等的硬块,排不出乳汁,甚至化脓或形成瘘管。
  三、诊断
  显性乳房炎根据乳房的红、肿、热、痛及内有硬块等较易确诊。隐性乳房炎无明显症状,依靠乳的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综合分析判断。
  四、防治
  治疗上对急性乳房炎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防止转为慢性。急性乳房炎初期可冷敷,之后挤净乳汁,用0.25—0.5%普鲁卡因10毫升,加青霉素40万单位,于乳腺组织多点封闭注射。或用青霉素40万单位,链霉素0.5克用注射用水稀释后注入乳孔内。2—3天后可采用热敷疗法,常用10%硫酸镁水溶液1000毫升,加热至45℃左右,每天热敷1—2次,连用2—4天,每天5—10分钟。
  对化脓性乳房炎及开口于深部的脓肿,宜先排脓,再用3%过氧化氢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以0.1%—0.2%雷夫诺尔纱布条引流,同时给予全身抗菌疗法。
  亦可配合使用中药:金银花8克、蒲公英9克、紫花地丁8克、连翘6克、陈皮4克、青皮4克、甘草3克,水煎候温加黄酒10—20毫升1次灌服,日1剂,连用2—3天。
  预防首先将奶挤净,防止奶汁潴留;其二是保持清洁,经常洗刷乳头,挤奶前人必须洗手;其三是羊舍的清洁干燥;其四是挤奶员应技术熟练,姿势正确。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各项预防措施程序化,制定一套完整的操作、生产规程,天天遵守,日日坚持,才能真正做好乳房炎的预防工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